臺北市
24°
( 25° / 24° )
氣象
2024-02-27 | 臺灣公論報

廈門:打開海堤讓大海更好「呼吸」

「藍天碧海飛白鷺,波光遠影泛漁舟,海景畫卷盡展眼前。廈門地鐵帶您體驗城在海上、海在城中……」伴隨著語音播報,廈門地鐵1號線列車從集美學村地鐵站出發,跨海而過駛向廈門島內。車窗外是波光粼粼的海面,白鷺飛掠覓食,吸引著不少市民和遊客舉起手機拍攝。


這段「跨海地鐵」從2017年開通至今,已經成為不少遊客來福建廈門的打卡點。然而,這片海域在若干年前還被一道2.21公里長的高集海堤「一分為二」。70年間,高集海堤經歷了從修建到「打開」的巨變,折射出廈門生態文明理念的與時俱進。


新中國成立初期,廈門島和內陸沒有橋樑相連,當時的交通主要依靠船隻駁運,嚴重制約廈門的經濟發展。為此,在國家的支持下,廈門於1955年建成高集海堤,廈門島由此從一個海島成為半島,鷹廈鐵路和公路通過高集海堤接入廈門市中心,對廈門的海防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廈門市海洋發展局有關負責人說:「高集海堤是廈門第一條跨海海堤,也是20世紀90年代之前廈門島對外交通的唯一通道,承擔著交通聯繫、經濟發展和國防建設等重要使命。興建高集海堤後,廈門陸續修築了集杏、馬鑾、筼筜、鐘宅等海堤,用以改善交通和發展民生產業。」


然而,隨著時代變遷,這些海堤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逐漸顯現。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前所長、研究員餘興光說,以高集海堤為例,由於阻隔了廈門東、西海域的海水交換,造成廈門東、西海域水動力和海水自淨能力大大減弱。隨著時間推移,其造成海域淤積、水體污染、影響通航的弊端也日益凸顯。另一方面,隨著廈門大橋、海滄大橋、集美大橋、翔安隧道等一批跨海通道的陸續建成,海堤所承載的交通功能也逐漸弱化。海堤的存在,日益成為制約廈門生態環境改善和城市高質量發展的一項「短板」。


為此,廈門於2012年正式對高集海堤進行開口改造,在海堤高崎側開口850米、集美側開口210米,並在高集海堤上靠杏林大橋側建成2.2公里長的高架軌道交通用橋。


經過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科研團隊的測算,高集海堤開口後,附近海域流速明顯增大,東海域可向西海域日淨輸送水7100萬立方米,東、西海域海水半交換週期縮短近兩天,海域水質得到進一步改善,海洋生態系統更加健康。暢通的海域通道也改善了海洋物種的生存環境。高集海堤開口改造後,打通了中華白海豚等海洋物種的生態通道,有利於豐富海洋動物植物種類,維護海洋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和完整性。


為了紀念「移山填海、團結奉獻、科學創新、自強不息」的「海堤精神」,廈門市還在高集海堤的堤頭修建了海堤紀念館。步入展館,開鑿、搬運石頭的工具以及安全生產哨等一件件實物,讓人仿佛回到70年前高集海堤建設的現場;女子青年突擊隊抬石頭、海堤裝石工裝石入籠等一座座雕塑,生動再現了海堤建設的歷史場景;一張張褪色的老照片、一封封泛黃的信件,真實記錄著人們建設海堤時付出的艱辛。(新華社記者陳弘毅、顏之宏)

最新大陸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