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5°
( 26° / 24° )
氣象
2024-04-28 | 中央社

復健是髖部骨折恢復關鍵 跨醫院研究盼改善照護體系

高齡長輩跌倒可能造成髖部骨折,醫師指出,就算及時手術,若在出院後未運動復健,恐造成長期臥床。多間醫院合力推動「髖部骨折登記」計畫,盼找出痛點改善照護體系。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今天舉辦「國際脆弱性骨折網絡組織(FFN)Taiwan成立大會」,盼改善脆弱性骨折醫療品質,由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陳崇桓兼任主席。

陳崇桓指出,髖部骨折好發於65歲以上長者,通常是跌倒造成,其中因女性骨質疏鬆率較高、肌力較弱,因此好發率較高。而患者在出院後到地區醫院或機構接受的照顧,是決定其恢復狀況的一大重點,若沒有好的環境讓患者練習、復健,恐造成肌力快速衰退,無法再站起來走路,只能長期臥床。

陳崇桓表示,地區醫院與機構的照顧人力和專業性,與大醫院難免有落差;將與台大、萬芳、義大、高雄市立大同醫院等醫院合作推動「髖部骨折登記」計畫,蒐集病人生活功能、用藥、復健、介入照護天數等資料,盼找出脆弱性骨折照護體系可改善之處,並爭取相關健保資源。

髖部骨折不僅會導致日常生活功能急遽下降,更可能因為臥床導致內科問題。西園醫院復健科醫師徐伯誠說明,術後妥善復健與照護,不僅可減少住院天數、改善體能功能和日常生活,更可減少後續醫療照護負擔。

髖關節手術後1年,徐伯誠說,約50%患者從坐到站需要別人監督、幫忙或使用輔具;有90%患者上下樓梯時需使用扶手、輔具、接受攙扶或使用電梯;且許多人會失去出門購物、辦事等能力。

生理上,徐伯誠說,最直接變化就是肌力,患者因沒有活動,肌力平均流失可達50%;且骨質流失會在2個月達最高峰,影響持續約1年。「肌少症」則較常見於女性,第1週約35%會有肌少症,2個月後約可多達50%。

術後復健可分為3時期,徐伯誠說,術後盡快下床,有利後續復原狀況,且此階段須進行「肌肉再教育」;台灣患者多在第2週就出院返家,但仍要做有氧運動,並訓練平衡與協調性;8週以上則希望提升挑戰性,加強患者生活機能,盼最終恢復到術前程度。

徐伯誠說,復健中最重要的是運動,但需要考慮患者術前運動與健康狀況、手術術式、有無共病或多重用藥等,依個別情況設計與監督,並搭配營養等調整,需要多種治療人員跨領域加入治療團隊。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