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6°
( 28° / 24° )
氣象
2024-02-27 | 臺灣公論報

軟硬聯通,協同融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開發佈五周年側記

5年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公開發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5年來,作為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大灣區科創產業加速發展,軟硬聯通不斷拓展,協同融合縱深發展,有力推動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這一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嘗試和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正取得豐碩成果。


科創產業加速進展


粵港澳大灣區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及廣東廣州、深圳、珠海等珠三角九市。


去年,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佈的2023年版全球創新指數「科技集群」排名榜上,深圳-香港-廣州集群已連續第四年排名居全球第二位。


廣東省科技廳黨組書記龔國平表示,躋身全球頂尖科技集群靠的是大灣區持續完善「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全過程創新生態鏈,不斷優化區域創新體系,推動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努力。


目前,大灣區研發投入強度超3.4%,研發經費投入、發明專利有效量、PCT國際專利申請量等主要科技指標均保持全國首位。


依託不斷提升的創新能力,大灣區產業競爭力也在不斷提升。


伶仃洋畔,緊鄰深中通道的港資企業鴻利達中山工廠內,作業機器的指示燈頻頻閃爍,幾輛機器車正在注塑設備之間穿梭。依靠數位化技術,自主移動機器人在廠區內沿著規劃路線有條不紊地運行,讓這座「熄燈工廠」實現從上料、零件加工到物流全流程無人化生產。


鴻利達在廣東已耕耘多年。隨著廣東製造業的崛起和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鴻利達與合作夥伴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協同研發了基於人工智慧的數位化管理系統,實現了產品從研發到量產的全流程數位化。


深入參與大灣區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進程,以鴻利達為代表的港澳企業正在發展中獲得紅利。「公司2023年人均營收比2018年提升約138%,產值大幅增加,利潤也有明顯提升。」鴻利達集團創始人、行政總裁蔡俊傑說。


目前,大灣區擁有新一代電子資訊、綠色石化、智能家電、汽車等8個萬億元級產業集群,新能源汽車、新型儲能、太陽能光伏等新興產業加快發展。


在百行千業蓬勃發展的帶動下,2023年大灣區經濟總量預計超13.6萬億元,經濟規模邁上新臺階。


軟硬聯通不斷拓展


近年來,隨著快速交通的連接,大灣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正加快推進。


港珠澳大橋邊檢站2月14日發佈的數據顯示,口岸在春節期間創下客流車流新高:單日出入境客流達14.4萬人次,單日出入境車流首次突破1.8萬輛次,雙雙刷新紀錄。


隨著「澳車北上」「港車北上」政策相繼實施,港珠澳大橋成為港澳旅客「北上」出行的熱門通道之一,這座於2018年正式開通的超大型跨海大橋變得愈發繁忙。


「大橋通車後,打通了粵港澳三地『1小時生活圈』,擴大了大橋外貿『朋友圈』。目前經港珠澳大橋口岸進出口貨物收發地已覆蓋內地所有省份,市場涉及國家(地區)超過230個。」中石化(香港)有限公司供應鏈總監林至穎說。


基礎設施快速建設便利了粵港澳三地的「硬聯通」,政策層面的持續發力則為三地「軟聯通」打好了基礎。


去年底,國家發展改革委發佈《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建設三年行動計畫》,為大灣區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劃定了「時間表」。


「大灣區的國際化要以接軌國際規則為基礎,而第一步就是實現廣東與香港、澳門的規則銜接、機制暢通,提升大灣區市場一體化水準。」普華永道諮詢服務(廣東)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斌說。


2019年在香港成立的數藏中國(香港)有限公司見證了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公司聯合創始人、CEO付饒說,他的公司申請入駐香港科學園,獲得了創業人才計畫的基金支持,在內地先後獲得政府提供的免費辦公地點和給予的稅收減免、獎補。


5年來,廣東省以「灣區通」工程為抓手,積極推進與港澳規則銜接、機制對接,便利港澳居民來粵就業創業生活,促進人流物流資金流資訊流等要素跨境高效流動,提高大灣區市場一體化水準,取得初步成效。


協同融合縱深發展


春節期間,在澳門旅遊塔59層,伴隨著綻放夜空的煙花,幾十名創投者正圍繞「橫琴封關給澳門青年創業帶來的機遇」這一主題展開熱議。


2023年,澳創時代創始人姚錦程將公司從澳門搬到橫琴,設立了珠海橫琴澳創時代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他認為,橫琴封關後機遇更廣闊,希望借助橫琴的孵化器幫助青年創業者在深合區發展。


2023年11月1日公佈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2024-2028年)》提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成立兩年來,在中央大力支持下,粵澳雙方全面推進產業發展、民生融合、規則銜接、機制對接等各項建設工作,澳琴兩地的協同發展正逐步成為澳門經濟新的增長點。大灣區建設的深入推進,為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實現區域聯動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在珠海漫步情侶路,赴澳門大三巴品味蛋撻,到香港維多利亞港看煙花……春節期間,粵港澳大灣區內人流物流熱絡。便捷的交通和豐富的文旅活動資源,繪出粵港澳三地深度融合的底色。


數據顯示,大灣區人流往來繁盛,2023年約有5300萬人次香港居民北上內地,其中4000萬人次通過深港口岸通關。目前,超過8萬名港澳學生在廣東中小學就讀,超20萬名港澳居民在粵工作發展。


香港特區政府政制及內地事務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辦公室發言人說,未來特區政府將積極善用「一國兩制」下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支持港人港企用好灣區機遇,同時協助灣區內地城市開拓國際市場,充分發揮香港的雙向平臺角色,為國家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準對外開放作出更大貢獻。


廣東省大灣區辦主要負責人表示,當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已進入提速換擋、縱深推進的新階段。廣東將緊緊圍繞「一點兩地」的全新定位,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為根本動力,強化與港澳協同聯動,深化全方位融合發展,縱深推進新時期新階段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快建設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新華社記者王攀、馬曉澄、洪澤華、陸芸、張一弛、李寒芳)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