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2°
( 35° / 28° )
氣象
2024-08-20 | 鏈車網

MG HS、MG4、Maxus G50 Plus會被終結停售?陸車來台組裝15~35%自製率之三種結果

MG HS、MG4、Maxus G50 Plus會被終結停售?陸車來台組裝15~35%自製率之三種結果
簡單說,原本預計於民俗月過後隨即發表「搶攻年度銷售量」的台灣大通Maxus G50 Plus,這是一輛上海汽車集團在台灣生產的全新準7人座MPV,預期配備與售價都會讓人跌破眼鏡,但隨著政府突然頒佈的中國大陸零組件來台組裝成車自製率15%~35%之門檻,讓此車的上市步調可能因此有些變動與調整,目的就是要評估首年15%自製率能否如達成。如果沒達標準會怎樣?會被政府強制禁售?且看以下分析。補充說明,Maxus G50 Plus看似為MPV,但實際上此車沒有側滑門、沒有側滑門!其結構比較類似之前的Toyota Wish,後懸吊也是扭力樑,後門也是一般的側開啟設計,但Maxus G50 Plus的空間比Wish大多了,而且第三排真的可以乘坐大人,絕非Wish的5+2座設計,因此Maxus G50 Plus真的可以當正七人座MPV來賣,而且有電動尾門、Level 2、豪華內裝,且車頭造型有點類似之前日本進口的Honda Odyssey,看起來就是很好賣!由裕隆汽車負責生產的Maxus G50 Plus一年後如果未能達到15%自製率會怎樣?政府並不會像「罷免行動」一樣將Maxus G50 Plus強制下架甚至禁發牌照?其實不會,但政府會禁止裕隆汽車進口Maxus G50 Plus等相關車款之關鍵零組件,包含「馬達、轉向裝置、車軸、車架」等,不包含引擎與變速箱。但怕的就是政策又忽然急轉彎,比如說再加入動力系統含逆變器與電池模組不得從大陸進口等更嚴苛的限制,畢竟「中國大陸零組件來台組裝成車自製率條款」也是說做就做而且溯及既往,沒有緩衝與漏勾的可能性,意思就是見不得任何型態的陸車在台熱銷的榮景,但這會是變相的「終極絕殺令」嗎?其實沒有這麼嚴重。
MG HS、MG4、Maxus G50 Plus會被終結停售?陸車來台組裝15~35%自製率之三種結果

MG HS、MG4、Maxus G50 Plus會被終結停售?陸車來台組裝15~35%自製率之三種結果
換句話說,裕隆汽車只要在不進口中國生產的馬達、轉向裝置、車軸、車架之情況下,仍可照常生產Maxus G50 Plus,那麼就完全不用管什麼「中國零組件來台組裝成車」自製率門檻限制,Maxus G50 Plus依然照賣無誤,MG HS、ZS、MG4大致上也是這樣的情形,但真實情況真的是這樣嗎?這可以分成三種發展狀況來說明:
  • 第一種情形就是直接面對問題:也就是在三年中循序漸進地將自製率從15%、25%、35%一步步堆加上去,也就是完全服從命令的乖乖牌作法,不需要鑽漏洞、也不需要抗爭或抗命。當然,中華汽車或是裕隆汽車也希望這麼做,確保日後相安無事,但一定會承擔成本的增加,而且容易出現品質與妥善率降低的問題,畢竟自製率是一回事、耐久與品質測試又是另一回事,不是在地生產就沒事,衍生出相關問題後,可能還要面對更多更雜的事,因此尋求其它更可靠的方式仍有其必要性,包含直接從對岸引進模具、機具、原物料、加工技術加速自製率的達成,同時維持品質與耐用度相關要求。
  • 第二種方式就是尋求第三方零件的供應:這種「暗渡陳倉」的模式並非不可能的任務,但意思並非將中國零組件轉運到第三國之後再進口到台灣,但這種「洗產地」模式將受到關稅和運費的層層堆加,對成本來說相當不利,只能當作短期運籌帷幄權宜之計,絕非長期策略。因此正確的做法乃是尋求上海汽車的海外工廠所生產的零件,像是上汽在印尼、印度、泰國都設有汽車工廠,並投資零組件在地生產計畫,然後就只從這些地區引進馬達、轉向裝置、車軸、車架等關鍵零組件,其它零件照樣從中國對岸進口就好,如此就能規避台灣現行的自製率相關法規與限制,但這也並非是長久之計,因為政策隨時都會改變,所以不斷提升自製率才是王道。然而這種做法並非走後門或鑽漏洞,畢竟其它日系國產車也是從泰國等地進口大量零組件在台組裝,若要取笑MG HS剛上市時僅5%的自製率,其它國產車其實也好不到哪去!因此當大家都從泰國等地進口相關零組件,充其量就是「公平競爭」而已,後續的組裝與銷售就是各憑本事,沒什麼偷吃步或出奧招的疑慮。當然,如果無法找到便宜的中國海外工廠所生產的零組件,此方法就不可行。有人可能會說~在台生產馬達、轉向裝置、車軸、車架不就沒事了?基本上這些關鍵零組件如果都在台生產的話,自製率應可輕鬆超過40%,真的沒有這麼簡單!政府制訂這些規定與條例的人皆非外行,哪可能讓中華、裕隆...等輕鬆過關。
  • 第三種做法就是乾脆放棄SKD半散件組裝之國產化車型,直接從中國車廠海外廠進口成車:是的,如果自製率15~35%門檻與相關限制很難達標的話,那麼乾脆從上汽、比亞迪...之海外工廠進口成車比較快,還可以省去國產化這項大工程,直接當個總代理、貿易商、經銷商可能比較快活。就成本考量,不太可能從遙遠的上汽墨西哥廠或歐洲車廠進口成車,最佳選擇應該就是泰國車或是馬來西亞車,其用料和組裝品質優於東南亞其它地區,但目前的印度車也漸漸追上了泰國車的品質,這一部份也是泰國零件與技術扶持印度車的關係,畢竟印度光是內需市場就足以養活好幾家車廠,順便外銷剛好而已,因此目前包含Toyota集團(藉由Suzuki之手)以及Honda都積極經營與提振印度汽車工廠的水平。但考量國人對印度車的觀感依然低下,馬來西亞車之前也是黯然收場,因此泰國車似乎是比較好的選擇。但就品質而言,台灣國產車可能好過印車、馬車甚至泰車!就成本與利潤來說,所以國產化似乎也是比較好的選項,因此如果真的有本事的話,通常不會想走向第三條路,就是先選擇第一條路,接著再以東南亞零件做為備案,但可以說不論哪一個選項,都必須要有對岸的大力支持才行,不可能一相情願。因此短期內還能順利活下去的中國相關汽車品牌,看起來也只有隸屬上海汽車集團的MG與Maxus台灣大通,因為合作對象是有規模、有生產與研發能力的中華汽車與裕隆汽車,至於其它陸車品牌,目前只有陪王子練劍的份了!
  • 最後,Maxus G50 Plus如以國產化的身份上市,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關卡:也是非常麻煩的關口,那就是要提交「在地化供應鏈合作價值比率承諾書」,也就是要詳細說明上市後未來三年的自製率達標計畫。基本上這是非常麻煩的工作,因為不只要列舉每一年的自製項目這麼簡單,還要把全車所有零件的名稱、工程圖、價格全部列舉出來,可用鉅細靡遺來形容,因為政府必須計算每一年的自製率能否超過15%、25%、35%的門檻,而且每一年也都要驗收。此龐大工程可說是曠日廢時,也可以說是「整人遊戲」!因為在史無前例的狀態下,並沒有範例範本與作業流程可以參考,加上審核人員也不一定懂這麼多東西,或許光解釋與溝通幾個月就過去了!加上最終審核的作業時間,究竟會耽擱多久?任誰也說不出個準!因此台灣大通Maxus G50 Plus何時能順利上市?想必是一個「非常折騰」的好問題,意思就是「在地化供應鏈合作價值比率承諾書」如能順利過關,那麼就能鬆口氣先發表再說,後續的「自製率門檻逐年遞增」再來想辦法,真的是關關難過但關關都得過才行...

MG HS、MG4、Maxus G50 Plus會被終結停售?陸車來台組裝15~35%自製率之三種結果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汽車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