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8°
( 31° / 21° )
氣象
2025-05-07 | 周刊王

他向飯店預訂婚宴遭推銷「優惠活動」 心動秒被詐騙19萬

他向飯店預訂婚宴遭推銷「優惠活動」 心動秒被詐騙19萬
中國大陸江蘇一名賀姓男子在當地一家飯店預訂婚宴。(示意圖/翻攝Pexels)

[周刊王CTWANT] 中國大陸江蘇一名賀姓男子在當地一家飯店預訂婚宴,總價為8萬元(約新台幣33.4萬),並先行支付了1萬元作為定金,然而「優惠活動」卻讓他損失了額外的4.5萬元(約新台幣18.8萬)。

根據陸媒報導,2024年5月飯店銷售經理高姓男子向賀姓男子推薦了一項所謂的「充五萬返五千」優惠方案。為了取信於對方,高姓男子不僅將自己的支付寶賬戶名稱更改為飯店名,還從網上購買假發票並私刻公章,將整個交易偽裝成官方行為,賀姓男子未加懷疑,最終將4.5萬元(約新台幣18.8萬)轉入了高姓男子的私人帳戶。

直到2024年8月,賀姓男子再次前往飯店洽談婚宴細節時才發現受騙,立即報警。高姓男子逃往外省藏匿一個月後落網。警方調查發現,高姓男子在8個月內以相似手法騙取7名受害人共計25萬餘元(約新台幣104.7萬)。

近日法院以詐騙罪判處高某有期徒刑三年九個月,並處罰金兩萬元。事件曝光後,法學專家表示,根據《民法典》第1191條的規定,若高某的詐騙行為被視為利用職務便利所為,且飯店在管理上存在疏漏,例如未妥善監管公司帳戶、公章、發票等情況,那麼飯店很可能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

此外,由於高某偽造飯店身份、使用與飯店極為相似的收款名目,使得賀姓男子誤以為是在與飯店進行正式交易,這類行為在法律上或可構成「表見代理」。根據《刑法》第64條,高某需依法退還非法所得,但若其已將贓款揮霍一空而無力賠償,被害人則可通過民事訴訟向飯店追償。屆時法院將審查飯店是否存在過錯,若確認飯店在內部管理上有失責之處,便可能判令其承擔補充賠償責任。

從消費者權益保護角度出發,《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11條明確指出,作為服務提供者的飯店若未盡安全保障義務,導致消費者財產損失,同樣需要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實務中,法院往往傾向於採取「過錯推定」原則,以最大限度保護消費者權益。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大陸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