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6 | 周刊王

廈門有一群職業「養蚊人」,培養蚊子做實驗,讓預防登革熱的效果更好。(圖/翻攝自廈視新聞)
![廈門職業「養蚊人」揭7年心得 蚊子活躍2時段:咬人不挑血型]()
團隊每年要做5至7種的蚊藥劑、3種幼蟲藥劑的監測實驗。(圖/翻攝自廈視新聞)
廈門職業「養蚊人」揭7年心得 蚊子活躍2時段:咬人不挑血型

[周刊王CTWANT] 近來天氣炎熱,蚊蟲也蠢蠢欲動。蚊子對許多人來說,是惱人的存在,不過中國廈門有一群職業「養蚊人」,養蚊子的經歷長達7年,會到野外採集蟲卵,抓回蚊子幼蟲精心培養,展開蚊蟲抗藥性監測實驗,選出合適的殺蟲劑,讓預防登革熱等病媒蚊傳染病的效果更好。
位在市疾控中心的實驗室,消毒病媒處主管醫師伍思翰告訴《廈視新聞》,養蚊子的時間較長,有時候要1、2個月,但做實驗只需要3天,當成蚊數量夠多時,就可以準備做抗藥性監測實驗。養的蚊子種類主要為白線斑蚊,是傳播登革熱、茲卡病毒的元凶。
伍思翰透露,養蚊子非常花時間,每天都要照顧,必須定期換水,增加糖水棉球的濕潤度,成蚊至少要1000隻以上雌蚊,幼蟲的實驗也需要至少7、800隻,要養到一定的數量才行。

做實驗時要把雌蚊一隻隻吸出來,吹到放有藥膜的筒中,放置1個小時,讓全部的雌蚊和藥物充分接觸,1個小時後再打開連接2個筒的擋板,把接觸藥物的蚊子吹到另一個沒有藥膜的筒中,經過24小時後,觀察牠們的死亡率,以此來篩選蚊子敏感的藥劑。
伍思翰和團隊每年要做5至7種成蚊藥劑、3種幼蟲藥劑的監測實驗。結果顯示,白線斑蚊一般在上午8點到10點和下午4點到6點,戶外活動特別活躍,若要去戶外可盡量避開這些時段。
此外,蚊子叮人不挑血型,目前沒有任何醫學研究證明蚊子有選擇血型和分辨血液味道的本事,咬人主要是根據氣味,人體呼出的二氧化碳是蚊蟲「定位」的核心訊號,因此新陳代謝旺盛的人,更容易被叮咬。
延伸閱讀
最新大陸新聞
-
奶奶藏金飾在衣服裡!女大生誤將「55萬金飾丟了」恐難尋回
(44 分鐘前) -
吃鍋也能踩到殺豬盤?中國詐團「免費吃火鍋」誘騙老人投資 600人受騙損失1.8億
(12 小時前) -
21歲女才嫁2個月不滿婚姻生活 設局害死丈夫下場曝
(14 小時前) -
妻子曖昧8人爽跟小王開房 綠帽夫願意原諒:我不該看她手機
(1 天前) -
29歲中國男遇婚騙!認識4天就結婚「花費近130萬」 不到一個月就離婚「女子已遭逮捕」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