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額買房竟淪詐騙!女子砸百萬月月收租 多年後發現「房子不是自己的」

[周刊王CTWANT] 明明付清房款、合同收據齊全,甚至每月都有租金入帳,但幾年後卻發現房子並不屬於自己。這樣離奇的情節,真實發生在上海青浦。

根據《看看新聞Knews》報導指出,2025年4月29日下午,青浦區一間快餐店內,五名女子將徐健(化名)團團圍住,質問原因。她們幾年前透過徐健購買房產,本以為是穩賺不賠的投資,甚至有人一次買下四套房。然而,當其中一人去繳納物業費時,才驚覺物業系統根本查不到她的名字,房屋狀態顯示「未售出」,騙局由此曝光。

警方調查顯示,至少有20名受害者落入圈套。徐健以「比市場便宜近一半」為賣點,推銷面積約39平方米、總價約人民幣100萬元(約新台幣450萬元)的房屋,並承諾代為出租,每月可獲租金約人民幣3,000元(約新台幣13,500元),還加碼「免物業費、送家具」。
雖然該房屋屬於集體產權、無法辦理獨立房產證,但受害者因低價與收益誘惑,選擇相信徐健的「專業銷售話術」。
調查顯示,徐健設計了一個「三步驟閉環騙局」:
- 第一步:以「團購優惠」名義,將購房款騙入私人帳戶,聲稱「成團每人可省人民幣5萬元(約新台幣22.5萬元)」。實際上,錢並未支付給開發商。
- 第二步:私刻公章,簽署「假合同」,紅章蓋得清清楚楚,但開發商毫不知情。
- 第三步:用新受害者的購房款支付前期買家的租金,營造投資「穩定回報」假象。
因租金準時入帳,買家多半不會實地驗房,讓詐騙長期運作。直到有受害者親友查詢物業登記,才戳破謊言。
43歲的徐健,曾從事房地產銷售,收入不菲,但因奢侈生活與不良財務習慣,陷入債務泥沼。他一邊自稱「項目經理」,過著名車名牌的生活,一邊要求父母抵押老宅、借遍親友填補資金缺口。
調查顯示,自2019年起,徐健虛假銷售26套房,涉案金額約人民幣2,000萬元(約新台幣9,000萬元),其中人民幣300萬元(約新台幣1,350萬元)用於支付租金維持假象,人民幣800萬元(約新台幣3,600萬元)用於填補貸款,其餘則揮霍在吃喝玩樂上,僅近一年消費就高達人民幣200萬元(約新台幣900萬元)。
目前,徐健因涉嫌詐欺罪,已被檢方依法批准逮捕。警方提醒,購房前務必核實產權真偽,不可輕信「低價+高回報」承諾,並避免將購房款打入個人帳戶。
延伸閱讀
最新大陸新聞
-
貓咖包廂成虐殺現場!女子連2日施暴釀貓咪4死2重傷 落網辯稱:心情差
(41 分鐘前) -
中國消費信心回溫!無序競爭及產能過剩問題仍未解
(1 小時前) -
夢遊從三樓跳下!鄭州20歲男自述「醒來時已在空中」 多處骨折慶幸「沒癱沒殘」
(3 小時前) -
酒店睡到一半突「天降污水」 3女房客衣鞋化妝品全毀
(3 小時前) -
員工1個月加班近160小時獲老闆表揚 公司簡介被挖超打臉
(2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