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8°
( 19° / 18° )
氣象
2019-12-17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中國古代的八大工程(二)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梅香四溢


敦煌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於十六國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五代西夏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


莫高窟開鑿於敦煌城東南25公里的鳴沙山東麓的崖壁上,前臨宕泉,東向祁連山支脈三危山。南北全長1680米,現存歷代營建的洞窟共735個,分佈於高15~30多米高的斷崖上,上下分佈1~4層不等。分為南、北兩區,其中南區是禮佛活動的場所,各個朝代壁畫和彩塑的洞窟492個,彩塑2400多身,壁畫4.5萬多平方米,唐宋時代木構窟簷五座,還有民國初重修的作為莫高窟標誌的九層樓。蓮花柱石和舍利塔20餘座,鋪地花磚2萬多塊。北區的243個洞窟(另有5個洞窟已編入北區492個號中),是僧侶修行、居住、瘞埋的場所,內有修行和生活設施土炕、灶坑、煙道、壁龕、燈檯等,但多無彩塑和壁畫。


莫高窟各窟均是洞窟建築、彩塑、繪畫三位一體的綜合性藝術。洞窟最大者200多平方米,最小者不足1平方米。洞窟形制主要有禪窟、中心塔柱窟、佛龕窟、佛壇窟、涅槃窟、七佛窟、大像窟等。塑繪結合的彩塑內容主要有佛、菩薩、弟子、天王、力士像等。彩塑形式有圓塑、浮塑、影塑、善業泥等。



中國古代的八大工程(二)


秦始皇陵,始建於秦王政元年(前247年)至秦二世二年(前208年),歷時39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有內外兩重夯土城垣,象徵著帝都鹹陽的皇城和宮城。陵塚位於內城南部,呈覆鬥形,現高51米,底邊周長1700餘米。據史料記載,秦陵中還建有各式宮殿,陳列著許多奇異珍寶。秦陵四周分佈著大量形制不同、內涵各異的陪葬坑和墓葬,現已探明的有400多個,其中包括舉世聞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跡”兵馬俑坑


秦始皇陵南依驪山,北臨渭水之濱。驪山是秦嶺北麓的一個支脈,東西綿延約25千米,南北寬約7千米。傳說因此山山體像一匹驪色(黑色)的駿馬,因而得名。驪山是在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中隆起形成的地壘,海拔1000米左右,斷層錯落,山巒與溝壑相間,構成了一條條南北走向的山谷,並由此發育出了一道道河流。秦始皇帝陵就位於驪山北麓由河流形成的洪積扇上。


這一帶有著優美的自然環境,整個驪山唯有臨潼縣東至馬額這一段山脈海拔較高。這段山脈左右對稱,林木蔥鬱,穀峰相問,山體在陵南略作弧形展布,狀似盛開的蓮花,帝陵位於驪山峰巒環抱之中,與整個驪山渾然一體,猶如蓮蕊居於正中。以當時的實用角度和後代的風水觀念來看,此處均為設置陵園的理想之地。


此外,在陵園東側,有川流不息的溫泉水經過。據《水經注》記載:“在魚池水西南有溫泉水,世以療疾”。《三秦記》載:“酈山西北有溫泉。”可見當年的溫泉與西北的魚池水相對應。


南面背山,東西兩側和北面形成三面環水之勢。“依山環水”正是秦始皇陵最主要的地理特徵。



中國古代的八大工程(二)


京杭大運河全長1794千米,是中國僅次於長江的第二條“黃金水道”,價值堪比長城。它是世界上開鑿最早、長度最長的一條人工河道,長為蘇伊士運河(190千米)的9倍,巴拿馬運河(81.3千米)的22倍。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大運河南起餘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經今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兩市,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主要水源為南四湖(山東省微山縣微山湖),大運河全長約1797公里。運河對中國南北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特別是對沿線地區工農業經濟的發展起了巨大作用。



中國古代的八大工程(二)


萬里長城,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禦工程。自西周時期開始,延續不斷修築了2000多年,其分


布於中國北部和中部的廣大土地上,總計長度達5萬多千米。


秦始皇以後,凡是統治著中原地區的朝代,幾乎都要修築長城。漢、晉、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宋、遼、金、元、明、清等十多個朝代,都不同規模地修築過長城。在中國的新疆、甘肅、寧夏、陝西、內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南、山東、湖北、湖南等省、市、自治區都有古長城烽火臺的遺跡。


圖片來源:http://image.baidu.com


[不許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大陸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