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5°
( 26° / 25° )
氣象
2020-01-01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中國古代的八大工程(一)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梅香四溢


北京故宮,舊稱為紫禁城。中國古代講究“天人合一”的規劃理念,用天上的星辰與都城規劃相對應,以突出政權的合法性和皇權的至高性。天帝居住在紫微宮,而人間皇帝自詡為受命於天的“天子”,其居所應象徵紫微宮以與天帝對應,《後漢書》載“天有紫微宮,是上帝之所居也。王者立宮,象而為之”。紫微、紫垣、紫宮等便成了帝王宮殿的代稱。由於封建皇宮在古代屬於禁地,常人不能進入,故稱為“紫禁”。


北京故宮是明清時期的皇家宮殿,是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宮殿建築群。其始建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是以南京故宮為藍本建造的,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紫禁城內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宮。


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中國古代的八大工程(一)


靈渠,古稱秦鑿渠、零渠、陡河興安運河、湘桂運河,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其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境內,於西元前214年鑿成通航。靈渠流向由東向西,將興安縣東面的海洋河湘江源頭,流向由南向北)和興安縣西面的大溶江灕江源頭,流向由北向南)相連,溝通長江珠江水系,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有著“世界古代水利建築明珠”的美譽。



中國古代的八大工程(一)


四川樂山大佛,又名凌雲大佛,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南岷江東岸凌雲寺側,瀕大渡河青衣江岷江三江匯流處。大佛為彌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樂山大佛開鑿於唐代開元元年(713年),完成於貞元十九年(803年),歷時約九十年。建成後的樂山大佛頭與山齊,足踏大江,雙手撫膝,大佛體態勻稱,神勢肅穆,依山鑿成臨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頭高14.7米,頭寬10米,髮髻1021個,耳長7米,鼻長5.6米,眉長5.6米,嘴巴和眼長3.3米,頸高3米,肩寬24米,手指長8.3米,從膝蓋到腳背28米,腳背寬8.5米,腳面可圍坐百人以上。



中國古代的八大工程(一)


號稱“天府之國”的成都平原,在古代是一個水旱災害十分嚴重的地方。李白在《蜀道難》這篇著名的詩歌中“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人或成魚鱉”的感歎和慘狀,就是那個時代的真實寫照。這種狀況是由岷江和成都平原“惡劣”的自然條件造成的。都江堰的建成徹底改變了這一狀況。


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於秦昭王末年(約西元前256~前251),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兩千多年來一直發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至今灌區已達30餘縣市、面積近千萬畝,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


圖片來源:http://image.baidu.com


[不許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大陸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