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染」荒山:中國西部石漠化山區實現「生態產品價值」
三月春風暖,陶營村漫山遍野開滿了櫻桃花。放眼望去,小路蜿蜒交錯的櫻桃林裏,隨處可見人們踏春賞花的身影。在粉紅色的「花海」裏,人們盡享美好春日時光。
陶營村地處中國西南腹地的貴州烏蒙山區,是畢節市納雍縣厙東關彝族苗族白族鄉特色「瑪瑙紅」櫻桃產業的核心種植區域。每逢春夏時節,從櫻桃花開到櫻桃採摘,以櫻桃為「名片」的陶營村總能吸引全國各地的遊客前來觀光。
在陶營村村委會主任肖軍看來,全村這些年以「花」為媒發展特色產業,離不開村民們20多年堅持植樹造林,打造特色水果產業。
過去,地處偏遠、交通閉塞的陶營村,是畢節市較典型的石漠化山區,加上當地氣候相對高寒,人們往往靠天吃飯,農業生產廣種薄收。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村民為了增加收入,轉而開始燒土窯,制磚瓦。雖然收入比種地增加了不少,但人們就地采泥、亂砍濫伐等粗放的發展方式,對生態環境破壞較嚴重。
「最多的時候,全村大約有六七十個土窯。村民們就地挖泥燒磚,既影響水土保持,還污染空氣。」肖軍說。
隨著中國政府對生態環境保護力度不斷加大,陶營村也開始進行產業轉型。隨後,在農學專家的帶動下,村民們逐漸開始大面積植樹造林,大力發展櫻桃產業,不斷實現從綠「染」荒山向「金山銀山」發展轉變。
目前,陶營村森林覆蓋率從過去的17.5%提升到現在的83.6%。「如今全村櫻桃種植面積達4800多畝,每年單銷售鮮果能收入2800多萬元。」肖軍說。
尤其近10年來,櫻桃產業成為陶營村的支柱產業,實現戶均6畝櫻桃林。如今,陶營村不僅徹底擺脫貧困,農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了2.6萬餘元。
圍繞「賞花經濟」,陶營村還不斷探索更多元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去年以來,陶營村積極推動農旅融合發展,包括建設帳篷酒店、林間小火車等,進一步豐富生態旅遊內涵。「通過完善配套設施,讓遊客參與性、體驗感更強。」肖軍說。
一陣春雨過後,在黔西市金碧鎮萬家寨社區,漫山遍野的林木越發蒼翠。
社區黨支部書記文坤說,通過多年植樹造林,不僅改變了這片石漠化山區的生態環境,提高了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的生態功能,而且在林業碳票「加持」下,逐漸成為全村的「綠色銀行」,帶來直接經濟收益。
2022年2月,貴州省發行首張林業碳票,由黔西市畢綠生態綠色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申請獲得。據測算,這張林業碳票覆蓋了3.3萬餘畝樹林,碳減排量13.573萬噸。
黔西畢綠公司總經理彭驍介紹,碳票是關於森林樹木碳減排量收益權的憑證,猶如一片樹林固碳釋氧功能作為資產交易的「身份證」。
「公司用林業碳票進行抵押貸款,用於付費流轉群眾的林地,而後實施精細管護,提高其固碳釋氧能力。」彭驍說,另外公司積極推進碳減排量指標交易,讓林業碳票「變現」,助力「雙碳」工作。
林業產業既連著美麗生態,也關乎特色產業。貴州省作為中國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一直堅持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大力推進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2023年綠色經濟占GDP比重達49.1%。
目前,貴州省森林覆蓋率增幅、新一輪退耕還林量、石漠化綜合治理面積和「世界自然遺產地」數量居中國第一。綠色已成為多彩貴州最鮮明、最靚麗的底色。
貴州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羅鴻翔說,全省一直在努力聚焦生態產品價值實現、促進綠色低碳發展,將通過大力發展林下經濟、森林康養、生態旅遊等產業,做深做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下半篇文章」,努力讓生態優勢成為發展優勢、生態財富變成經濟財富。(新華社記者駱飛)
最新大陸新聞
-
中年男高壓線下釣魚觸電身亡…家屬告電力公司 1關鍵免負全責
(3 小時前) -
12歲女童「8天就見血」…媽媽以為青春期亂經 醫檢查搖頭:罕見癌症
(9 小時前) -
上海婦肛門刺癢半年 就醫排出10公分寄生蟲「竟是吃肉害的」
(9 小時前) -
961元存19年變多少?查帳戶「只剩35塊」他傻了 原因讓2派戰翻
(10 小時前) -
與嫩妻分隔兩地突見她正在辦婚禮 細查知崩潰真相…養7年女兒非親生
(10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