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 人市兩熱—2024年清明假期盤點
清明,是節氣,也是節日。不論「雨足郊原草木柔」,還是「遙聽弦管暗看花」,這個清明小長假,大城小鎮湧動的人潮、把文化「穿」上身的國潮、吃住行遊樂購的熱潮,既加速釋放了消費市場的潛力,也為推動經濟回升向好注入動力。
文化大餐增添發展活力
4月5日,吉林省長春市南溪裏文旅小鎮上空,長長的巨龍、誇張的章魚、卡通的孫悟空等造型別致的風箏紛紛亮相,吸引了眾多遊客和市民,這裏正在舉辦長春市首屆風箏嘉年華。現場還有50多名孩子在製作老師的指導下,用手中的畫筆在風箏上繪出斑斕的圖畫。
「清明節放風箏可以讓我們懷念親人,寄託哀思,將煩惱和憂愁都釋放出去,盡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陪著孩子一起參加活動的長春市民王凱說,「見到這樣精湛的風箏藝術,也讓我和孩子真切地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盤活民俗資源、傳承悠久文化。文明而熱鬧的活動不僅烘托了節日氛圍,也有力激發了文旅發展新活力。
從撫今追昔到製作風箏,從詩詞會友到古代趣味運動會,借著清明時節的濃濃春意,「博物館熱」持續升溫。攜程6日發佈的數據顯示,假期期間,全國博物館門票訂單量同比增長74%。其中,西安、南京、河南、湖南等熱門文博場館所在地的景區門票訂單量同比分別大幅增長278%、457%、641%、1401%。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副院長劉江紅表示,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嚮往讓傳統節日生長出新精神、新面貌。文旅景區、文博機構依託自身資源,融合文化創意巧思推出的消費新場景、新空間,不僅增強了文化活動的公共性和互動性,更豐富了遊客的節日體驗和精神享受,讓「春日經濟」有了滿滿文化味。
踏青賞花引領別樣風景
「聽說洛陽牡丹花品種特多,4月又是最好的賞花時節,我和朋友們早早規劃了這次行程,放假第一天直接開車過來。」4日下午,來自濟南的徐女士到達洛邑古城後,馬不停蹄地前往體驗館裏換上漢服、做好妝造,沉浸式體驗牡丹次第開的盛景。
今年清明節假期,全國大部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賞花踏青成為最熱門的出遊關鍵字。
鞍山梨花節、林芝桃花節、天津海棠花節、婺源油菜花節、伊犁杏花節……多地增設郊遊專線、賞花專線豐富假日出遊體驗。攜程數據顯示,假期3天,山嶽類和賞花類景區門票訂單量分別同比增長770%和391%。
青山遠黛,春光「近」享。這個假期,周邊遊、短途遊成為許多人的首選。以河南開封為例,近期爆火的相親節目「王婆說媒」讓周邊城市居民想在假期一探究竟,其中就包括高鐵20分鐘即可實現省內「串門」的鄭州。攜程數據顯示,來自鄭州的旅客假期住開封的酒店訂單量同比增長517%。
多元、豐富的假日產品和服務供給,帶動遊客出遊熱情持續高漲。交通運輸部7日發佈的數據顯示,清明假期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超7億人次,日均2.47億人次,比2023年同期日均增長53.5%。文化和旅遊部數據顯示,全國國內旅遊出遊1.19億人次,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同期增長11.5%。
旺盛人氣激發消費熱潮
在城市「追」花、去露營踏青、看春日市集……出行旅遊的旺盛人氣帶動了各地消費市場。文化和旅遊部數據顯示,假期3天,國內遊客出遊花費539.5億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12.7%。美團數據顯示,清明假期各地日均生活服務消費規模同比增長39%。
圍繞首發首展、古裝走秀、音樂演出、以舊換新等主題,各地推出形式多樣的創意市集和限時優惠。
6日傍晚,長春市歐亞商都閉店前,依然有很多市民在排隊購物結賬。在家電銷售處,正在選購熱水器的市民閆冬說:「之前家裏就想換一臺電熱水器,正好趕上商場搞活動,打折力度很大,和網上的價格不相上下,直接選購了一臺。」
「飽眼福」更要「飽口福」,餐飲市場「舌尖上的春天」正當時。據海底撈後臺統計,小長假期間,全國海底撈1300多家門店日均接待顧客人次超170萬;叮咚買菜線上平臺上,踏青、露營等場景最適配的水果、滷味零食等品類銷量也明顯攀升。
中國飯店協會會長陳新華表示,今年清明假期境內旅遊市場已超越2019年同期水準,可謂人市兩熱,亮點紛呈。特別是文旅+餐飲、文旅+研學等多業態融合發展成為熱點,不僅彰顯出內需潛力,也增強了企業信心。(新華社記者鄒多為、徐壯、段續、李雙溪、丁樂)
- 本文出處:臺灣公論報
最新大陸新聞
-
-
最穩投資?9年前花890元買「戀愛險」 他獲「50倍理賠」爽翻
(3 小時前) -
房屋漏水…上海女找維修工人「被灌35KG膠」 報警查出暗黑內幕
(3 小時前) -
室友充電動車釀災…男大生「全身90%燒傷」 爸怒控:對方只賠4萬
(4 小時前) -
結婚15年連生6女「第7胎還是女兒」 人妻吐真心話:不是很失落
(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