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多個海產品產量位居大陸前列
5月中下旬,福建海域「夏種」「夏收」繁忙,大黃魚在養殖漁排中暢遊、漁船滿載海帶回港卸貨、鮑魚在養殖籠中活躍地生長……福建是海洋漁業大省,產出大陸八成以上的養殖大黃魚、超過七成的鮑魚和約五成的海帶。來自福建海域的海產品,成為提供豐美優質蛋白的「藍色糧倉」。
水產種苗是漁業的「晶片」。走進福建閩銳寶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鮑魚育種車間,塑膠薄膜上生長著指甲蓋大小的鮑魚幼苗。這裏24小時不間斷供應氧氣和海水,物聯網感測器將溫度、鹽度等環境參數即時傳回公司研發總部,研發人員利用種質性狀測評裝置和回傳的環境參數,開展鮑魚品種選育。
在該公司的鮑魚活體種質保存庫中,保存著各類鮑魚種質資源。公司負責人曾劍雄介紹,公司聯合廈門大學海洋與地球學院教授柯才煥及其團隊,培育出耐高溫、生長快、規格大的水產新品種「綠盤鮑」,填補了國內傳統鮑魚無法養成大規格鮑的技術空白。「鮑魚在種質改良大規模養殖之後,價格越來越親民,已端上尋常百姓家的餐桌。」
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福建的大黃魚、鮑魚、牡蠣等六個品種養殖產量均居全國首位。大黃魚、牡蠣、鮑魚、鰻鱺、紫菜等品種全產業鏈產值均超100億元。水產品育苗覆蓋魚、蝦、貝等120多個品種,建有省級以上水產原良種場40多家、苗種繁育場超2600家。
從高空俯瞰福建連江定海灣海域,大型鋼結構的深遠海養殖平臺三三兩兩坐落於海上。這些機械化、智能化的平臺將海水養殖從近海向深遠海拓展,智慧養殖、綠色養殖、規模養殖成為現實。
踏上「定海灣1號」養殖平臺,可以看到大黃魚在其中「暢遊居住」。平臺負責人盧統輝說,平臺長60.9米,寬32米,可養100多噸大黃魚,只需一兩人管理。養殖的水溫、鹽度等環境條件在手機上都能看到。傳統的養殖網箱較難清理,而「定海灣1號」的養殖網可自動旋轉曬網,減少了藻類附著造成的綴網和破網。
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福建深遠海養殖發展迅速,新建深水大網箱數量、深遠海養殖裝備規模均居全國第一。
「閩在海中」。福建海域面積13.6萬平方公里,有大小海灣125個、海島2200多個。蔚藍的大海蘊含著富饒的海洋物產,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數據顯示,2023年福建水產品出口額和水產品人均佔有量均居大陸第一,「藍色糧倉」充盈豐沛。(新華社記者龐夢霞、秦宏)
最新大陸新聞
-
-
債主用高音喇叭討債 他找人貼身跟隨播放錄音還強制共處一室
(13 小時前) -
中國前體操女神傷重退役轉型性感網美 遭「金牌後輩」狂酸:給體操抹黑
(14 小時前) -
陸「閃婚閃離」多地頻發!無良婚仲業者與女性串通 騙取老實男結婚禮金
(15 小時前) -
兒罹急性白血病…夫妻募款265萬治療費 5年後全歸還:不想欠別人
(1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