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2 | 中央社
資深攝影林贊庭辭世 李遠代頒總統褒揚令
第58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獎得主、攝影師林贊庭3月14日辭世,享壽95歲。文化部長李遠今天出席告別式並代表頒贈總統褒揚令,表彰林贊庭對台灣影壇的貢獻,其長子林良忠代表受贈。
李遠表示,曾與林贊庭共事,「他是中影第一代的攝影師,參與電影無數,一生可說是台灣電影的縮影。」林贊庭培育許多人才,助理後來都成為知名攝影師,包含國際攝影大師李屏賓今天也出席追思,林贊庭獲金馬獎終身成就獎時,李屏賓即擔任頒獎人。
林良忠追思父親時表示,父親一生都奉獻給電影,用鏡頭記錄了台灣時代的變遷,也承載了無數人的回憶,從黑白到彩色、從片場到幕後,用雙手和智慧為台灣電影盡了一份心力。
李屏賓此次擔任林贊庭治喪委員會主任委員,並代表主祭。李屏賓受訪表示,林贊庭是他的啟蒙恩師,而那個年代沒有特效,攝影技術都很厚實,林贊庭也是富有童心的長輩,尤其難忘拍「皇天后土」時,光是一個機位就能校正許久,「那是他的講究,我們看不出來調整,最後看影像才知道差別,是一種專注細心。」
李屏賓也說,林贊庭很謙虛,「兇是種威嚴,是我們對他的尊敬,兇的攝影師很多,我是不兇的那種,但我的脾氣和林桑學習,很多時候都自己吸收。」
金馬影后陸小芬受訪表示,沒看過林贊庭在片場暴跳如雷的樣子,林贊庭總用機器主導視覺感官,讓她相當敬仰、敬佩對方,這是她無法做到的。
林贊庭1949年踏入影壇,成為中影公司前身農教電影公司的首期練習生,是台灣本土培育的第一代電影技術人才。1957年他以台語片「愛情十字路」正式擔綱攝影,到1966年止已拍攝累積超過50部台語片。
林贊庭不只是台灣從黑白片轉為彩色片的關鍵人物,也率先赴日本學習彩色攝影技術,並與導演白景瑞攜手打造「寂寞的十七歲」、「家在台北」等經典作品,之後也與劉家昌、陳耀圻、王童、林清介、萬仁等導演合作,並提攜許多後進。
林贊庭至今累積130多部攝影作品,曾以「寂寞的十七歲」、「愛的天地」、「女朋友」、「梅花」獲4座金馬獎最佳攝影獎,並以「雪花片片」獲亞洲影展最佳彩色攝影獎。
李遠表示,曾與林贊庭共事,「他是中影第一代的攝影師,參與電影無數,一生可說是台灣電影的縮影。」林贊庭培育許多人才,助理後來都成為知名攝影師,包含國際攝影大師李屏賓今天也出席追思,林贊庭獲金馬獎終身成就獎時,李屏賓即擔任頒獎人。
林良忠追思父親時表示,父親一生都奉獻給電影,用鏡頭記錄了台灣時代的變遷,也承載了無數人的回憶,從黑白到彩色、從片場到幕後,用雙手和智慧為台灣電影盡了一份心力。
李屏賓此次擔任林贊庭治喪委員會主任委員,並代表主祭。李屏賓受訪表示,林贊庭是他的啟蒙恩師,而那個年代沒有特效,攝影技術都很厚實,林贊庭也是富有童心的長輩,尤其難忘拍「皇天后土」時,光是一個機位就能校正許久,「那是他的講究,我們看不出來調整,最後看影像才知道差別,是一種專注細心。」
李屏賓也說,林贊庭很謙虛,「兇是種威嚴,是我們對他的尊敬,兇的攝影師很多,我是不兇的那種,但我的脾氣和林桑學習,很多時候都自己吸收。」
金馬影后陸小芬受訪表示,沒看過林贊庭在片場暴跳如雷的樣子,林贊庭總用機器主導視覺感官,讓她相當敬仰、敬佩對方,這是她無法做到的。
林贊庭1949年踏入影壇,成為中影公司前身農教電影公司的首期練習生,是台灣本土培育的第一代電影技術人才。1957年他以台語片「愛情十字路」正式擔綱攝影,到1966年止已拍攝累積超過50部台語片。
林贊庭不只是台灣從黑白片轉為彩色片的關鍵人物,也率先赴日本學習彩色攝影技術,並與導演白景瑞攜手打造「寂寞的十七歲」、「家在台北」等經典作品,之後也與劉家昌、陳耀圻、王童、林清介、萬仁等導演合作,並提攜許多後進。
林贊庭至今累積130多部攝影作品,曾以「寂寞的十七歲」、「愛的天地」、「女朋友」、「梅花」獲4座金馬獎最佳攝影獎,並以「雪花片片」獲亞洲影展最佳彩色攝影獎。
最新娛樂新聞
-
-
掰了酒駕球員尪遭酸「就妳跑最快」!前樂天女孩吐心聲:無對錯只是人性使然
(3 小時前) -
蔡依林睽違7年出新專輯!親自宣布5月問世 演唱會進度全說了
(3 小時前) -
日本國民老公3件事!木村拓哉來台灣了
(4 小時前) -
Gambler攜手禁藥王《過氣》霸氣回擊 我們還在還沒輸
(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