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6 | 中央社
響應國際博物館日 影視聽數博館上架70年代新聞片
台灣影視聽數位博物館響應18日「國際博物館日」推出新內容,包含1970年至1973年間新聞片,還有「台灣新電影」40週年錄製的口述影片,由影后楊惠((女冊)、導演柯一正等人分享。
根據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提供資料,台灣影視聽數位博物館今年持續擴充2000多筆台製廠新聞片,像是1970年曾舉辦9年國教實施成果、1971年可口可樂新廠落成且全自動化產線展現台灣工業走向現代化的歷程、1972年中颱莉泰侵台的風災紀實等,盼藉由影像資料開放,讓過去重要時事連結當代記憶。
此次上線的亮點還有「台灣新電影」40週年時,邀請柯一正、廖慶松、曾壯祥、楊惠((女冊),以及香港影評人舒琪等多名影人分享的口述影片,視角包含導演、演員、製作面等角色。
名導侯孝賢御用資深剪輯師廖慶松分享製作「悲情城市」時,劇本寫了200多場戲,但侯孝賢只拍了100多場戲的剪接挑戰。
導演柯一正則分享,當初簽署改變台灣電影史的「台灣電影宣言」時內心真正的想法,展現出影人對電影的熱情與堅持。
觀眾可至台灣影視聽數位博物館(https://tfai.openmuseum.tw/)觀看影片。
根據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提供資料,台灣影視聽數位博物館今年持續擴充2000多筆台製廠新聞片,像是1970年曾舉辦9年國教實施成果、1971年可口可樂新廠落成且全自動化產線展現台灣工業走向現代化的歷程、1972年中颱莉泰侵台的風災紀實等,盼藉由影像資料開放,讓過去重要時事連結當代記憶。
此次上線的亮點還有「台灣新電影」40週年時,邀請柯一正、廖慶松、曾壯祥、楊惠((女冊),以及香港影評人舒琪等多名影人分享的口述影片,視角包含導演、演員、製作面等角色。
名導侯孝賢御用資深剪輯師廖慶松分享製作「悲情城市」時,劇本寫了200多場戲,但侯孝賢只拍了100多場戲的剪接挑戰。
導演柯一正則分享,當初簽署改變台灣電影史的「台灣電影宣言」時內心真正的想法,展現出影人對電影的熱情與堅持。
觀眾可至台灣影視聽數位博物館(https://tfai.openmuseum.tw/)觀看影片。
最新娛樂新聞
-
-
從低谷到重生「壓力快喘不過來」 Andy生日吐心聲:謝謝不曾放棄我的人
(1 小時前) -
國際味台片2/白靈拋性感女神扮老又扮醜 振永攜手李沐談跨國戀
(3 小時前) -
國際味台片1/好萊塢影星陳沖天價片酬接台片!變身好賭天后棄養女兒
(3 小時前) -
娛樂報報/百萬YTR「DoDo Men」Ian、Eric西門町合體!帶外國友人街邊吃麵線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