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1°
( 21° / 21° )
氣象
2025-05-07 | 桃園電子報

副刊/是悲劇還是喜劇

副刊/是悲劇還是喜劇
黃昏時分,告別白天的喧鬧,是悲劇;而華燈初上,訴說另一篇璀璨故事,是喜劇。圖:繁華提供

想像幾個畫面:港口的汽笛聲響起,輪船邊盡是即將離鄉的遊子與依依不捨的家人;月台上形色匆忙的乘客,趕在列車駛離前與送行的親友話別。而熱鬧市區的輕軌電車裡,盡是背著背包神情愉悅的觀光客;短程公車上,則擠滿了參加校外教學歡愉談笑的學生。若真是如此,我們可以全憑感覺、經不起分析地說:輪船和火車上演的都是悲劇;輕軌電車和市區公車帶來的全是喜劇嗎?


太宰治《人間失格》裡有一段描述,主角大庭夜藏(書中手記裡的第一人稱我)與好友堀木在納涼晚宴中無聊地玩起「猜猜是喜劇名詞還是悲劇名詞」的遊戲:


「這是我發明的一種遊戲,凡名詞皆有陽性、陰性、中性之分,同樣,也應該有喜劇和悲劇之分。例如,輪船和火車都是悲劇名詞,而市内輕軌電車和公共汽車則屬於喜劇名詞。假使誰不懂得為何如此區分,便不配奢談藝術,一個劇作家若是在喜劇中哪怕只夾雜了一個悲劇名詞,他就沒資格吃這碗飯。悲劇同樣如此。」


然後他們在相互論辯詢問中說出了:香菸、漫畫家,是悲劇;藥品、醫生、死亡、牧師、和尚、生存都是喜劇。至於如何區分喜劇悲劇?理由和原因書上其實並沒有寫,我在文章一開始揣想的畫面,純屬個人不負責任地隨興臆想。所幸即使我的說法有誤,也不至於太丟臉,因為我的確沒能力「奢谈藝術」。倒是小說裡的對話中透顯了角色的性格和想法,例如大庭夜藏說自己的身分「漫畫家」是一個大悲劇名詞。


這種不知所謂的悲喜交織,其實我小時候玩過很多次,但都只是自己小小世界的遊戲,不曾與人詰問對答,我心裡有很清楚的答案與理由。只是當時年紀太小,無法明確知道悲劇喜劇意指為何,所以那時我的分類是「快樂、不快樂」。誰?誰的快樂不快樂?顏色、數字、注音符號和英文字母。


紫色不快樂,因為他覺得自己不純粹,是被混合出來的顏色;而橘色也不純粹,也是混合出來的顏色,為什麼快樂?因為他是太陽的顏色,暖洋洋喜洋洋。藍色綠色黃色,快樂;黑色白色紅色,不快樂……。A,岔開兩腳站立著,雙手橫在胸前顯露出一股怒氣,他不快樂;B是輕快的口哨聲、C是嘻嘻的笑語聲,他們當然快樂。DEFG不快樂、H快樂……。2389這幾個數字快樂(而且她們是女生);145670這幾個數字不快樂(然後他們是男生)。ㄅㄆㄇㄈㄉㄊㄋㄌ快樂;ㄍㄎㄏㄐㄑㄒ不快樂……。


為什麼這樣區分?每個判斷都我可以給出不只一個理由,在我年幼時的心中,一直成長到青少年時期,每每在塗抹、寫下這些顏色數字符號字母時,心裡總是悲喜交織,在每個答案的背後,都隱約呈現一個若不細心覺察便會忽略的心情,這個遊戲,不知不覺引動我易感的同理心。


曾經我以為是悲劇的事物,在年紀漸長後逐漸發現可能是喜劇,像是與父親悲莫悲兮的永難再見,或是年輕時以為堅定不移卻輕易變調的戀情。當時間為我與那些事物拉遠距離後,由悲轉喜的心情終於一一到來,我知道此刻便是內心變得更強大的時候,謝謝歲月帶給我的禮物。


你也試試看這個遊戲吧,什麼是悲劇?哪些是喜劇?他快樂嗎?不快樂吧?在詢問和給答案時停下來細細思考,也許會發現一個未曾想過的自己。「哦,我是這樣想的啊,原來如此!」你對自己說。


作者:繁華


本文章來自《桃園電子報》。原文:副刊/是悲劇還是喜劇



延伸閱讀:


  • 弄丟身分證不用慌!內政部便民服務不中斷 助你放心迎春節
  •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娛樂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