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7°
( 27° / 26° )
氣象
2025-07-19 | 威傳媒

當亞斯遇見人魚:一場觸動生命深處的療癒之旅

【威傳媒陳惠玲專文】



臺中國家歌劇院「夏日放時光」系列近期推出了一部引人深思的原創音樂劇《當亞斯遇見人魚》,不僅是一場視覺與聽覺的盛宴,更是一段直擊人心、深具療癒力量的觀演體驗。



這部動人的網路世代愛情故事,由歌劇院首屆駐館藝術家王靖惇擔任編劇與導演,並由紅潮劇集藝術總監梁允睿創作詞曲並飾演男主角。整齣劇僅由梁允睿與女主角李曼共同演出,長度85分鐘,共收錄14首原創歌曲,於7月18日晚間在歌劇院小劇場感動首演。



劇中男主角是一名患有亞斯伯格症的男孩,女主角則罹患罕見疾病,身體逐漸喪失行動能力,並長期與劇痛為伍。兩人在虛擬的直播世界中相識,並發展出深厚的情誼。劇情細膩描繪女孩的身體困境與心靈掙扎,也展現男孩對她真摯而溫柔的情感,讓人動容。



演出前,歌劇院工作人員溫馨提醒觀眾攜帶衛生紙或手帕,預示這將是一齣令人潸然淚下的作品。果不其然,演出當晚,現場不少觀眾頻頻拭淚,甚至有人用盡整包衛生紙。



當亞斯遇見人魚:一場觸動生命深處的療癒之旅
音樂劇《當亞斯遇見人魚》首場謝幕畫面。(圖/陳惠玲攝影)


王靖惇的導演筆觸細膩,深刻詮釋角色心理,帶領觀眾進入角色內心深處;而兩位主演的演技也極為精湛,透過眼神、語調與肢體細節,深刻傳遞人物的情感張力。小劇場的空間設計使觀眾與演員距離極近,宛如置身劇中,使觀賞過程如同與角色共處,情感更為真切,療癒感油然而生。



《當亞斯遇見人魚》不僅是一段淒美動人的愛情故事,更深層探討人們面對疾病、面對生命苦難時的堅韌與勇氣。劇中傳遞的,不只是愛情的美麗與哀愁,更有病患對生命自主的追求,以及夢想不可妥協的渴望。



這樣的主題觸動我回憶起一位小學女同學,她在婚後育有一子,卻不幸罹患漸凍症。她曾經渴望安樂死,卻最終選擇為孩子堅強活下去,這段記憶在觀劇後湧上心頭,使我對劇中角色的處境感同身受。



李曼在受訪時表示,雖然劇中角色身患罕病,但作品的重點並非放在疾病本身,而是她與「英雄」的邂逅,以及她對夢想的執著。然而,現實生活中,病患是否擁有選擇生命方式的權利、照顧者是否能支持他們的夢想,這些都是極為艱難的倫理課題。編導是否刻意留下空白,讓觀眾自由詮釋、各自感受?還是想將焦點純粹放在愛情的光芒之上?這些耐人尋味的留白,讓整部作品的思考層次更加深厚。



這場演出確實為每一位觀眾帶來心靈的觸動與慰藉,也讓我們看見,在脆弱與痛苦中,仍有人選擇勇敢愛、堅持夢。演出謝幕時掌聲熱烈,三位靈魂人物—王靖惇、梁允睿與李曼,特別感謝背後整個專業團隊的付出與成就,讓這段跨越病苦與虛擬的愛情故事得以精采呈現。


(資料來源:威傳媒新聞-WinNews)



延伸閱讀:


  • 歌劇院夏日音樂劇《當亞斯遇見人魚》療癒開唱

  • 輕歌劇《微笑之國》知名劇場導演王嘉明翻轉百歲經典

  • 歌劇院「夏日放/FUN時光」系列國內外9檔節目七月登場
  •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娛樂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