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劇場名導卡士鐵路奇攜手影后雨蓓 共築《貝芮妮絲》命運詩篇
【威傳媒陳惠玲編輯】
法國「殿堂級影后」伊莎貝.雨蓓(Isabelle Huppert)即將再度來臺!繼2023年於臺中國家歌劇院Arts NOVA系列演出契訶夫名作《櫻桃園》飾演莊園女主人後,她與義大利劇場名導羅密歐.卡士鐵路奇(Romeo Castellucci)首度合作,攜手打造拉辛經典悲劇改編的《貝芮妮絲》,11月14日至16日於大劇院登場,為歌劇院「遇見巨人」系列再添重量級篇章。
歌劇院指出,《貝芮妮絲》出自17世紀法國文學家拉辛之手,講述羅馬皇帝提圖斯與巴勒斯坦女王貝芮妮絲相戀,卻因羅馬帝國不容外邦女王成為皇后,最終提圖斯必須在愛情與責任間抉擇;而科馬基尼國王安提歐克斯則深藏對貝芮妮絲的單戀。卡士鐵路奇取材自原劇本,卻將情節抽離,聚焦於「愛、痛苦、壓抑與絕望」的本質,以極簡而詩性的形式,重構悲劇的靈魂。

橫跨劇場與電影領域的雨蓓,10月方在東京藝術劇場演出美國導演羅伯.威爾森執導的《瑪麗說了她說的那些》(Mary Said What She Said),獨挑大樑90分鐘,詮釋16世紀蘇格蘭瑪麗女王的意志與孤獨。緊接著,11月她將於臺中登場的《貝芮妮絲》中,再度飾演一位被時代囚禁的女王。該劇於2024年法國巴黎首演後,媒體讚嘆雨蓓的演出「讓貝芮妮絲這個名字消失」,彷彿角色與演員融為一體的絕望與力量共生,成就一種超越文本的昇華。
雨蓓在劇中以科技裝置變異處理的聲音與語言,開創全新的劇場體驗。所有角色的存在都圍繞著她、由她而生,宛如舞台上唯一的恆星。

素有「劇場魔術師」、「邪惡的藝術家」之稱的卡士鐵路奇,以極端美學與象徵語言聞名。他曾在《美國民主》中讓全女性演員撕開衣襟、擺脫父權與語言束縛,重新以原民語言發聲;在《兄弟們》中則由男性警察演員嚴守儀式般的指令,以冷峻的秩序揭示暴力結構。此次執導《貝芮妮絲》,他直言:「我想看到這個劇中激情如何被囚禁。」全劇分為三幕:第一幕呈現政治與愛情的對立;第二幕是貝芮妮絲的孤獨與封閉,在影像與極微的動作間傳遞情感;第三幕則描繪安提歐克斯的沉默愛戀與犧牲。

戲劇學者耿一偉評論:「卡士鐵路奇是歐洲劇場的名牌包,《貝芮妮絲》看的不是故事,而是經驗的崇高~一位法國電影史上最重要的女演員,詮釋法國文學史上的經典角色。」名導與影后強強聯手的現象級演出,將以極致的視覺與情感力量,為臺中劇場觀眾帶來一場無與倫比的藝術震撼。
(資料來源:威傳媒新聞-WinNews)
延伸閱讀:
最新娛樂新聞
-
-
萬芳對演戲很自在開心 昔日唱片大賣卻不快樂
(4 小時前) -
韓國網紅「金針菇」領普發1萬 貼錢宣傳台灣
(4 小時前) -
公視董事會通過提案 發函政院加速董監事換屆改組
(4 小時前) -
李沐新戲被侵犯難承受 盼戲劇給予鼓勵陪伴
(5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