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8°
( 29° / 28° )
氣象
2025-08-27 | Wow!NEWS

音樂王者周杰倫 越走越寫意

在世界的舞台上,周杰倫往前邁進的每一步,都像他的歌曲中令人難忘的旋律與節奏,如同對音樂的執著,他在各項領域的非凡成就也都來自於他的獨特審美。隨著這些成果積累越發豐富,其創作節奏與人生哲學也走到全新境界。GQ 318期跟著哥走到了澳洲墨爾本,王者之路無止境更無後路,但也只有周杰倫,能將每一步走得如此寫意,走成日常。



今年是周杰倫出道滿25周年,縱觀其人生,許多先鋒成就無庸置疑是有意為之的努力結果,例如他在流行音樂與娛樂藝術方面所締造的里程碑與標竿。



有些第一則是機緣,例如成為第一個在台北大巨蛋登台、進行售票演出的歌手──2024年底,這場為期四日的「嘉年華」世界巡迴演唱會(台北站)一票難求,89萬人同時在線搶票,不到5分鐘即完售,被歌迷戲稱「鑽進大巨蛋下水道也要聽」的全民盛事。



「很多事我的確就是想搶先,但是(首唱)大巨蛋真的不是刻意計畫的事,我運氣很好,只是機遇而已。」周杰倫有點害羞地說:「只是這件事也剛好符合我的性格。」



周杰倫無疑是「性格決定命運」的最佳註解,出道即巔峰的他,25年來仍維持同樣高度,放眼華語樂壇幾乎無人能比肩。



只是比起地位,他對創作本質的態度,或許才是人類最難能可貴的寶藏。他凡事總先想:「這是否有人已做過了?」這份執念從他21歲發行首張專輯迄今從未變過,「還沒有人寫關於籃球的歌,那我就寫首〈鬥牛〉;還沒有人寫武功兵器的歌,那我就先來寫首〈雙截棍〉吧。我都是這樣去思考創作的。」他笑說,這的確是種偏執。



但也正是周杰倫的這種偏執,澈底改寫千禧年以降的華語樂壇發展路徑,無論是異國情懷元素的濫觴,或是將古典意象和現代風格進行有機結合的創意,至今仍影響著流行音樂產業的某種思維。



「還沒結婚前,音樂就是我唯一的目標。其實我是個家庭觀念很重的人,因此成家後的確更重視跟家人相處的時光。」他語氣平靜,像是在陳述一個早已內化的價值。



如今,除了因工作穿梭世界各地,也因太太昆凌的關係,周杰倫經常造訪澳洲墨爾本。兩座城市截然不同的節奏,讓他漸漸重新拾回對生活與時間的感知──就像此刻的拍攝採訪,周董為我們演示他在墨爾本的日常,也得以窺見這位當代傳奇最平實、自然的樣子。



2023年,周杰倫成為Dior全球品牌代言人中的首位華人明星(又是一個「第一」),他在流行音樂與藝術方面的成就,正好與這支歷史悠久的精品品牌不謀而合。周杰倫說:「我很喜歡時尚背後的藝術性,從古至今,很多時尚設計師的經典作品都啟蒙於藝術品。」



現在大家愛講MBTI,自認I人的周董也自嘲,時尚與藝術能令他短暫地成為E人,尤其在成為Dior全球品牌代言人後,有種不得不被推到世界舞台的感覺,能夠在時裝週現場與來自世界各地頂尖的設計師與藝術家進行對話。



他覺得這樣很好,當然最先想到的還是音樂,能藉此將自己作品推廣給更多受眾,「這點很有趣,我和時尚設計師聊最多的其實是藝術,可見藝術是如何啟發不同領域的創作者。即便不是用母語交談,與他們聊起天來卻很自在,只因時尚、藝術與音樂就是一種共同語言,把大家給串連起來。」



對周杰倫而言,時尚是一種「角色的切換」。這句話從橫跨音樂、電影、藝術多重領域的他口中說出,自然格外有說服力。「我今天要成為什麼,就穿得像什麼。」



前陣子,周杰倫在英國傳奇錄音室Abbey Road Studios 拍攝一支完整鋼琴演奏影片,名為〈即興曲〉。對現在的他而言,創作大致有兩種模式:一種是「為寫而寫」,另一種則是「憑感覺而寫」。



但那次在Abbey Road的經驗卻是獨一無二,他形容就像是兩種寫歌模式的折衷點。



「我是有目的的,因為能在這間錄音室拍片實在太值得紀念,我不想只是拍個節目就離開,所以必須錄點什麼。」當劇組收工回休息室時,周杰倫要求獨自留下,坐到鋼琴前隨手彈奏,用音符向無數曾在此誕生的偉大音樂致敬──諸如The Beatles以及歷代在此錄音創作的知名音樂人。於是,這首〈即興曲〉成為周杰倫在「目的」與「感覺」之間的產物,也是一個意義深遠的瞬間。



事實上,對於創作這件事,周杰倫並沒有某種浪漫化的迷思,「Paul McCartney 說〈Yesterday〉是他夢到的旋律,當時他在驚醒後馬上坐到鋼琴前寫下這首歌。我從來沒有這樣的經驗。」相較之下,周杰倫的創作往往從一個明確的「主題」開始,可能是一個人事物、一座城市、一段旅程,甚至是一個已經確定好的MV拍攝場景。



然而,即便已被視為華語音樂的頭號人物,周杰倫仍然不願被「過去」捆綁。他坦言,這些年最大的矛盾在於時間的取捨:「當我要做專輯時,就得專心錄音,演唱會就暫時沒辦法進行;但如果只忙演唱會,就沒辦法好好寫新歌。」因此他堅持,即便是世界巡迴,也一定要帶著新作品上舞台,「要讓這個世界一直記得你,不能只靠『過去』,你的『未來』也要能站得住腳。」



才氣如他,如今最大的敵人或許只是時間不足。但對周杰倫來說,這樣的拉扯並不是壞事,而是創作與表演最自然的循環。



圖/GQ雜誌


本文出處
『新聞來源/Wow!NEWS新聞網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娛樂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