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9°
( 30° / 28° )
氣象
2024-06-13 | ACN newswire

奮楫海之南,揚帆自貿港——CWT INT'L(00521.HK)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香港, 2024年6月13日 - (亞太商訊) - 近期,國際物流巨擘CWT International Limited(00521.HK,以下簡稱CWT)於5月29日正式複牌,恢復股票交易。有市場分析人士指出,CWT如今已利空出盡、基本面轉好,複牌後有望迎來業績與估值的共振,中長期成長價值值得期待。

一直以來,市場對CWT的關注重點大多聚焦在控股股東完成破產重組、EDF案件達成和解、經營業績持續向好連續四年盈利等方面。CWT近年來積極佈局的海南自貿港業務,同樣是不容忽視的亮點。相信在多重利好疊加下,CWT有望表現出良好成長潛力,後續股價值得期待。

物流貿易實力領先,成功範本有望複製

在物流與商品貿易領域的多年深耕,無疑令CWT這家國際化綜合物流、貿易商積累了領先的資源和技術優勢,夯實了護城河。

作為在新加坡品牌聲譽和市場份額領先的物流龍頭,CWT是新加坡最大的倉儲物流管理者、全球前四大海運拼箱服務提供者,以及倫敦金屬交易所及洲際交易所認證的大宗商品倉庫管理者。

起步於新加坡的CWT並未局限於此,而是持續擴大物流地域版圖,如今已基本實現全球化佈局:業務遍及全球六大洲,跨越30多個國家、超200個港口;搭建全球性質的貨運網络,鏈接200個直接港口與1600個內陸城市;實現全球倉儲,管理超過1100萬平方英尺的倉庫空間。

憑藉領先實力,CWT幾乎為所有關鍵行業的客戶提供過綜合性物流服務,並贏得了良好口碑,公司多次斬獲亞太區最佳物流服務供應商、新加坡年度國內物流服務提供商、新加坡化工協會行業責任獎、埃克森美孚“100萬工時零失誤零工傷”安全生產企業認證等榮譽。

與此同時,CWT的商品貿易業務也開展得如火如荼,旗下大宗商品貿易商MRI總部位於瑞士,機構業務遍佈全球16個國家,作為全球最大型有色精礦獨立交易商之一,是CWT全產業鏈佈局和全球版圖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去年5月的LME亞洲金融研討會上,時任港交所主席史美倫表示,“目前內地經濟正有力引領亞洲下一階段增長,隨著經濟穩步恢復,製造業、基礎設施發展將推動對基本金屬的需求”;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也指出,“內地新能源汽車產業迅猛發展,意味着低碳技術依賴的關鍵金屬如鎳、鋰、鈷和錳都有很大發展潛力。”

專業人士的看好,也印證了因看好新能源產業的廣闊發展前景而早早搶先佈局有色精礦和精煉金屬實物貿易的CWT高瞻遠矚。此外,CWT還涉足了金融、工程等行業,豐富的業務矩陣形成配套互補,相輔相成助力公司穩健經營。

由此可見,CWT在物流和商品貿易領域的實力是毋庸置疑的。而這些成功經驗和競爭優勢,或許有望在海南自貿港複製,搶佔發展高地,順利實現“以大宗商品貿易為切入點,通過貿易依託合作發展倉儲物流的核心展業思路”,打開成長天花板。

四大亮點錨定海南,新動能助推穩增長

那麼,CWT為何偏偏選中海南自貿港作為轉型發展的重要契機呢?

結合CWT與海南的深厚歷史淵源和廣泛現實基礎來看,CWT選擇佈局海南顯得理所應當。

首先,海南自貿港是重大歷史機遇,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已漸入佳境。

自2018年4月習總書記宣佈“中央決定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以來,海南就被賦予了改革開放新的重大責任和使命。過去五年間,海南自貿港政策制度體系初步建立,以“零關稅、低稅率、簡稅制”和“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為核心的180多項政策檔相繼落地生效並取得良好成效。

作為我國區域開放的三駕火車頭之一,海南自由貿易港是由習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點聚焦於貿易投資便利化,不同於上海自貿區定位為建設境內離岸金融中心,也不同於粵港澳大灣區以探索資本帳戶可兌換為己任,同時與新加坡、中國香港等成熟自貿區也有所區別。背靠龐大的內地市場和政策資源,海南將探索出中國特色的自由貿易港發展之路。

從實際成果來看,海南自貿港的對外貿易積極外溢效應正在顯現。數據顯示,2023年,海南貨物貿易進出口、出口和進口規模分別達到2312.8億元、742.1億元、1570.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3%、2.8%和22.4%,均創歷史新高;從增速上看,2023年海南外貿增速居全國第五,快於同期全國增速15.1個百分點,繼續保持全國前列。

其次,大宗貿易、離岸貿易是自貿港的重要業態,與CWT業務高度契合。

考慮到海南自貿港重點聚焦貿易投資便利化,商品貿易未來在海南自貿港勢必有廣闊發展前景,CWT管理層當機立斷,在“自貿港建設先行區示範區”——洋浦經濟開發區設立了全資子公司海南迅通,啟動海南業務佈局。後期,該公司又設立控股子公司海南迅通瑞敦貿易有限公司,開展國內貿易業務。

正如前文所述,CWT在物流和有色金屬貿易領域深耕多年,積累了成熟的管理經驗和領先的倉儲貨運實力、技術、資源、上下游管道等優勢。據此,公司得以迅速搭建起業務團隊,最大化發揮出海南自貿港大宗商品貿易、亞太地區自由貿易協定關稅、“一帶一路”等政策紅利,並合理運用自有資金和外部合作方資金,立足海南開拓有色金屬、礦物、能源等大宗商品貿易業務,探索新的業務增長點。

第三,海南優質的營商環境,也讓CWT對海南自貿港朝氣蓬勃的活力和光明前景充滿信心。

在2025年全島封關運作大背景下,海南省近年來持續發力營商環境改革,積極建設更加符合海南自貿港發展需要,並能對接國際化投資需求的營商環境。此外,CWT的控股股東是海航信管,股東資源稟賦或許也是CWT相比其他競爭對手的一大優勢。

據悉,在CWT的海南貿易業務操作進程中,洋浦國際投資諮詢有限公司——CWT的戰略合作方洋浦經濟開發區管委會旗下國有獨資公司,給予了CWT一站式指導服務;中國銀行海南省分行及海口龍珠支行在業務准入審批、合同審核、結算及後期業務完善等方面給予了支持。此外,2023年底,海南迅通收到海南銀行授信批復,專項用於國內及國際貿易業務。

最後,CWT還看中了海南自貿港銜接中國內地與東南亞這兩個全球活躍市場的樞紐功能。

2023年3月,海南制定了《支持“兩個總部基地”建設的核心政策舉措》,並面向社會各界公開徵求意見。方案涉及東南亞企業和個人所得稅優惠、部分商品進口“零關稅”、加工增值免關稅等政策,隨著這一系列政策舉措的落地實施,海南與東南亞各經濟體的務實合作將進一步深化,並推動人員、運輸往來便利。

作為新興市場,東南亞的經濟、貿易均處於高速增長期,然而整體物流效率卻偏低,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後。因此,CWT近年來也在持續深化對東南亞市場的佈局,以搶佔藍海市場份額。

CWT旗下的東南亞最大單一倉儲設施——Mega Logistics Hub,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個立體化、全自動的集裝箱裝卸和存放場所,可提供倉儲面積約240萬平方英尺,基本實現了集裝箱自動化裝卸功能,自2021年起一直處於滿租狀態;同時,公司也在不斷推進東南亞地區新的倉庫建設進程。

2022年8月,CWT與SH Cogent Logistics Pte. Ltd訂立諒解備忘錄,尋求在東南亞物流市場的可能合作機會;2024年5月,在馬來西亞副首相拿督斯裏阿末紮希的見證下,CWT與大型倉儲物流服務商Access World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圍繞多維度探索合作機會。

全面發力海南市場,龍頭有望二次飛躍

決定切入海南自貿港賽道後,CWT近兩年來全面發力海南市場,以積極佈局的姿態表明對國家戰略和自貿港建設堅定不移的支持。

2022年9月,CWT在洋浦經濟開發區設立了全資子公司海南迅通國際物流有限公司,正式啟動海南業務佈局。

2023年初,在控股股東海航信管的指導下,CWT結合自身豐富的貿易及物流經驗,制定了《參與海南自貿港建設業務發展規劃》,目標將新加坡的行業管理經驗優勢、香港的資本市場優勢以及海南自貿港的政策和資源優勢結合起來,實現“海南自貿港—香港—新加坡”的良性互動發展。

2023年2月,海南國際經濟發展局相關負責人參觀了CWT位於新加坡的綜合倉儲設施Mega Logistics Hub、自動立體化集裝箱堆場CSRS和保稅紅酒食品溫控倉庫。CWT倉儲物流業務負責人符史莊接受採訪並表達了CWT參與和支持自貿港建設的強烈意願。

2023年7月,由海南迅通操作的首單總價值184萬美元陰極銅大宗離岸貿易專案順利完成交割,為之後業務的全面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2023年8月,海南省儋州市委書記、洋浦經濟開發區工委書記鄒廣率團到訪CWT新加坡總部,期間CWT與洋浦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進一步深化物流貿易等多領域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2024年5月,CWT攜新加坡考察團赴洋浦經濟開發區實地調研,與洋浦控股召開座談會,洽談冷鏈物流、食品加工等領域的合作合資機遇及模式,探索將新加坡產業資源導入海南自貿港,促進雙方共同發展。

CWT積極佈局海南自貿港、大動作頻現的背後,是公司對於通過海南自貿港拓展新盈利增長點的勢在必得。面向未來,CWT董事會主席王侃表示,“CWT堅定不移支持海南自貿港建設,將進一步發揮自身獨特優勢,推動與海南省政府部門、機構及相關企業的深入交流,探索合作,做深做實海南業務,持續加大在海南投資,推動更多優質專案落地,為海南自貿港建設貢獻新力量。”Copyright 2024 ACN Newswire. All rights reserved.

最新財經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