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將暴漲百倍?聯合創始人預言其將擊敗比特幣
以太坊聯合創辦人 Joseph Lubin 近日公開表示,以太幣(ETH)未來可能上漲 100 倍,甚至有望在貨幣基礎地位上挑戰比特幣。隨著技術升級推動網路效能、機構資金流入以及穩定幣規模持續擴張,以太坊被更多人視為加密市場的核心基礎設施。
市場為何看好以太坊潛力?
Lubin 認為,傳統金融機構正在尋找更高效且低成本的基礎架構,以取代昂貴且分散的舊系統。他預測,華爾街銀行和金融公司將逐步參與以太坊的質押與節點運行,並將穩定幣與 DeFi 清算放到以太坊上,這將推動 ETH 的需求。
目前數據顯示,截至 2025 年 8 月下旬,以太坊上的穩定幣總量已達 1.54 兆至 1.65 兆美元(約新台幣 46.7 兆至 50 兆元),比兩年前成長超過一倍。隨著美元穩定幣在以太坊上的使用越來越普遍,網路交易活動也大幅上升,進一步帶動市場對以太幣價格的期待。
VanEck 執行長 Jan van Eck 甚至稱以太坊是「華爾街代幣」,認為銀行若不採用以太坊進行穩定幣交易,可能會被市場淘汰。
技術層面則進一步強化了以太坊的應用潛力。Dencun 升級於 2024 年完成,成功降低第二層網路(Layer 2)的交易成本,讓像 Arbitrum、Optimism 等擴容方案更有效率。
2025 年推出的 Pectra 升級則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導入 Paymaster 機制,讓使用者可以透過 USDC 等穩定幣支付 Gas(以太坊的交易手續費),不再需要持有 ETH,提升友善度。 Pectra 同時也讓普通智慧手機具備運行驗證節點的能力。驗證節點是負責驗證並同步區塊鏈資料的關鍵角色,過去需高性能設備,如今透過輕量化設計,讓更多人能參與網路運作。
與比特幣主要作為價值儲存工具不同,以太坊是支援智能合約的開發平台,能實現 DeFi、NFT、DAO 等各類應用,具有更高的延展性。
2025 年 7 月,全球 DeFi 鎖倉總量約 1,530 億美元(約新台幣 4.64 兆元),其中以太坊佔了近六成。NFT 市場同樣熱絡,市值在 7 月約 66 億美元(約新台幣 2千億元),8 月一度升到 93 億美元(約新台幣 2,819 億元)。
機構資金推動 ETH 走向主流
Lubin 的樂觀並非空穴來風。渣打銀行在報告中預計 ETH 到 2025 年底有望達到 7,500 美元(約新台幣 22.7 萬元)。更有預測認為,到 2028 年,ETH 的價格可能飆升至 2.5 萬美元(約新台幣 75.8 萬元)。
實際數據也顯示機構資金正在進場。截至 2025 年 8 月,現貨以太坊 ETF 合計持有約 630 萬枚 ETH。分析人士認為,隨著長期資金持倉增加,市場供應逐步收緊,ETH 的價格波動可能因此下降。有觀點甚至形容,以太坊未來可能成為「Web3 國債」。
摩根大通近期則指出,以太坊在 ETF 流入、企業財庫採用與應用發展帶動下,表現優於比特幣。雖然比特幣仍被視為「數位黃金」,但以太坊因同時承載 DeFi、NFT、穩定幣與人工智慧應用,被認為擁有更廣的使用場景。
最新財經新聞
-
普發1萬網站開放登記!首日逾104萬人搶頭香 財政部:系統順暢
(8 小時前) -
WEF主席示警金融市場3大泡沫:加密貨幣、AI、債務
(8 小時前) -
寶佳欲併中工 林家宏:講忠誠是空話、公司強才能加薪
(8 小時前) -
寶佳欲併中工 林家宏:講忠誠是空話、公司強才能加薪
(8 小時前) -
台積電北美子公司執行長異動 達拉爾接任
(8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