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台產險制度性舞弊 短估理賠重罰900萬元

國內產險業又爆重大內控醜聞!金管會今(15)日公布,明台產險因長期、系統性低估車險理賠金額,嚴重影響財報真實性,核處鉅額罰鍰900萬元,並點名該公司內控3道防線全面失靈,導致企業治理出現重大破口。這起違規案罰金為國內產險業史上第2大,僅次於和泰產險2023年遭罰1,140萬元。
根據金管會調查,明台產險自2023年起,在辦理任意汽車保險理賠時,出現大規模延遲估列與短估賠款金額情形,違反內部規範須在3至7個工作天內輸入預估賠款的要求。例如賠償金額明明為10萬元,系統卻僅預列7萬元,或受理出險後數週、甚至跨月才進行系統登錄,使得財報少提損失準備金,帳面獲利因而被美化。
據瞭解,2023年與2024年上半年,明台產險分別有5.3萬件與4.7萬件涉有延遲或短估情況,約占理賠總件數的4成,影響準備金提列合計高達5.75億元。金管會直言,這等同於財報稅前盈餘多列5.75億元,嚴重失實,雖然明台產已於去(2024)年下半年補提準備金,無須重編財報,但內控失職情形不可輕忽。
調查同時顯示,去年8月明台產險內部發現財報異常,啟動檢核後,確認問題為內控失靈,但是直到10月底才依規定通報重大偶發事件,顯示高層未能即時警覺風險,也未審慎面對此系統性缺失。儘管9月已召開評估會議,並自認有管理疏失,卻未能及時全面檢討。
金管會強調,明台產險此次違規情節重大,不僅遍及各分公司,且管理階層長期未落實監督職責,內控3道防線失能,構成「制度性舞弊」,因此依保險法分別就兩大違規事項開鍘:違反內稽內控制度開罰780萬元、延遲通報重大偶發事件裁罰120萬元,合計900萬元。
同時,主管機關要求明台產險議處相關失職人員,並提出具體有效的內控改善計畫。其中,涉案的前總經理陳嘉文已於今(2025)年2月28日請辭離職,另有2位副總經理與1位資深協理因督導失職遭到降調處分。
金管會指出,這是車險理賠領域首見的重大財務舞弊案例,足證內控鬆散會直接危及金融市場透明度與保戶權益,後續將強化對產險業內稽與理賠制度的專案查核,以防類似情況重演。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
最新財經新聞
-
台新證券「超級營業員」輕生 金管會證實與業績責任額無關
(25 分鐘前) -
全體上市公司第1季稅前盈餘1.11兆元 年增28%
(34 分鐘前) -
新台幣升1.7分 收30.172元
(38 分鐘前) -
新台幣升值衝擊 惠譽:5壽險列負向評等觀察名單
(45 分鐘前) -
華夏看PVC市場持續困難 降載把損失減到最低
(51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