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安房貸急速冷卻 4月件數金額大減3成

在股匯市波動、房市買氣轉弱之際,新青安房貸受理情況同步降溫。從財政部最新統計來看,今(2025)年4月新青安房貸受理件數僅4,422件、金額370.51億元,分別較去(2024)年同期驟降2,063件與158億元,年減幅超過3成;若與3月相比,則分別下滑1,026件與85億元,呈現月減18.8%、年衰32%的明顯趨勢。
民眾申請新青安房貸熱度冷卻,在撥貸數據方面也不樂觀,4月撥貸戶數為4,144戶,金額332.91億元,較去年同期的6,879戶、金額530.59億元衰退近4成,顯示市場實際成交與資金撥付力道放緩。
財政部指出,房市買氣走緩不僅與高基期有關,近期國際經濟不確定性升高,包括美中貿易關係、股匯市震盪,以及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措施上路,都使民眾購屋信心轉弱。行庫主管也坦言,自去年第2季新青安申貸高峰過後,相關條件調整與貸前貸後審核加嚴,有效遏止部分轉租、人頭戶等濫用行為,進一步壓抑市場虛假需求。
觀察八大公股銀行4月受理新青安的表現,僅土地銀行受理戶數超過千戶、達1,018戶,其次為臺灣銀行899戶、合作金庫831戶,其餘5家皆未達到500戶;撥貸戶數方面,八大行庫4月全數低於千戶水準,核貸金額亦無一家突破百億元。
進一步分析每家分行的平均承作量,可看出部分行庫明顯退場觀望。以第一銀行為例,其擁有全台261個分行,但4月僅受理262件,平均每家分行只承作1件;華南銀行情況更低迷,分行數共有208家,但僅收到126件,顯示有不少分行整月未承作任何一筆新青安貸款。
同時,財政部今(21)日就「房屋稅2.0課徵亂象與金融機構融資政策」進行專題報告,提到已督導公股行庫遵守4大原則,包含維護金融體質、保障首購需求、落實自主調控與嚴格審核貸款結構,並要求銀行適度降低對大型建商與土建融的放款比重,改以支持自住需求為主,以促進房市健康發展。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
最新財經新聞
-
-
中國多家銀行調降存款利率 活存接近「零」
(56 分鐘前) -
遠銀尋求併購拚金控 徐旭東盼同步強化AI淨零
(1 小時前) -
國發會:主權基金強化台灣產業競爭力 非政策髮夾彎
(1 小時前) -
特殊應用晶片搭AI 巨有:今年以來NRE接單超過去年全年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