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5萬以下都免稅?財政部急喊:有條件

總統賴清德日前拋出「明(2026)年月薪5萬元以下可免繳綜合所得稅」的說法,引起社會熱議。財政部特別發布新聞稿說明,所謂「免稅」並非適用於所有薪資5萬元以下的勞工,而是針對「單身青年、租屋自住」的特定情境進行試算,才得出相關數字。
根據試算,若以單身且租屋的青年為例,可享有免稅額9.7萬元、單身標準扣除額13.1萬元、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21.8萬元,以及房屋租金支出特別扣除額最高18萬元。合計下來,全年收入不超過62.6萬元,折合月薪約5萬元,確實能達到「免繳綜合所得稅」。不過,已婚、育兒或無租屋支出者,實際適用狀況將有所不同。
總統賴清德在日前赴苗栗參香行程中,與民眾互動時提出「國政報告」,強調明年報稅時,年薪62萬元以下可免納稅,將使得「前1%的高收入族群」成為主要稅收來源,甚至直言明年將是國人「稅負最輕」的一年。消息一出,引來民眾高度關注,促使財政部火速出面澄清。
事實上,政府近年已多次調整稅制,以減輕中低所得家庭的稅負。財政部回顧,自106年度起,每人基本生活所須費用即不再列入課稅,隔年更推動「所得稅制優化方案」,同步調高標準扣除額、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與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等4項額度。
108年度增訂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113年度起更擴大幼兒學前扣除額,並將房屋租金支出改列為特別扣除,扣除額度直接拉高5成,惠及租屋族群。並分別在106、111及113年度提高免稅額、課稅級距與相關扣除額,並檢討「基本生活費」的金額標準。這些措施,使得租稅制度逐步與生活成本接軌,部分受薪階層因而受惠,實質負擔確有減輕。
針對外界質疑此項政策是否屬「普惠性減稅」,財政部回應,此次說明僅針對單一情境的試算案例,並非所有月薪5萬元以下的勞工都可免稅。實際上,納稅義務仍須依照各自家庭組成、扣除額適用情形等綜合條件判斷,不能一概而論。
財政部表示,未來將在兼顧財政收入、租稅公平與制度簡化的原則下,持續檢討並修正相關規定,目標是打造更合理且可長可久的稅制環境,確保稅率優惠政策真正落實於需要的族群。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
最新財經新聞
-
-
台灣晶片外交首秀急踩煞車 外媒:王牌變雙面刃恐掀3大風險
(1 小時前) -
美通膨數據符合預期 亞股跟隨美股走勢普遍收漲
(1 小時前) -
美拋台美晶片五五分 經部:與產業界保持密切聯繫
(2 小時前) -
興達電廠承攬商員工疑輕生 台電:無關9月火警事故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