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2°
( 35° / 27° )
氣象
2025-10-01 | 卡優新聞

一人宅5年暴增61萬戶 北市3房總價破3650萬

一人宅5年暴增61萬戶 北市3房總價破3650萬

由於家庭結構與購屋需求轉型,房市交易格局也逐漸走向「小宅當道」。根據央行與內政部統計顯示,全台「一人宅」在5年內大增逾61萬戶,成長2%,累計已達248.8萬戶,反映單身人口快速上升、三代同堂減少的趨勢。

在購屋負擔考量下,小宅推案規模持續擴大。從金融機構新承作住宅貸款資料來看,近5年平均購屋面積從45.7坪下降至41.1坪,減幅約1成。業界認為,這股小宅化浪潮,除了因應家庭人口縮減,也與高房價密切相關,並非單純因央行豪宅貸款管制所造成。

部分新案甚至出現7至8坪的「微型小宅」,包括桃園與台北市都已有個案出售,且銷售表現亮眼,凸顯小坪數產品已被購屋族接受。隨著需求穩定,未來百萬元單價與「超迷你宅」將有機會成為市場新常態。

然而,多數家庭心中仍以3房大樓為理想選擇,但總價門檻卻愈來愈高。永慶房產集團彙整七大都會區資料發現,台北市3房大樓中位數總價達到3,652萬元,新竹縣也站上2,000萬元,新北市則為1,831萬元。換算房貸後,台北市購屋族每月本息支出幾乎是平均薪資的1.8倍,新竹縣與新北市也都超過月薪的水準,貸款壓力相當沉重。

相較之下,中南部負擔相對較輕。台南與高雄3房大樓的中位數總價分別約1,088萬元與1,167萬元,以貸款7成、30年本利攤還計算,每月約須償還3萬元,房貸負擔比為7成多,仍在可承受範圍內。不過,南部在科技產業設廠與科學園區帶動下,近年價格漲幅頗為明顯。

除了產品型態與總價結構的改變,市場交易也呈現回溫跡象。永慶房產集團指出,今(2025)年9月全台交易量月升4%、年增3%,已連續2個月小幅回升,其中台南市跳增12%最為亮眼,新竹縣市回彈9%,台北市則攀升5%,多數都會區均呈正成長。

分析原因,暑假結束後市場回歸正常,加上「新青安」貸款鬆綁,首購族與換屋族信心受到激勵,成交意願略有提升。另一方面,部分屋主對經濟前景仍抱持疑慮,選擇適度讓價,加速買賣雙方成交,使市場氛圍較去(2024)年同期穩定。

市場人士提醒,無論是購買小宅或3房產品,買家都應審慎評估家庭收支與將來的利率走勢,避免房貸負擔過高影響生活品質,並建議預留一定比例的緊急資金,以防不時之需。綜合來看,台灣房市正同時呈現小宅需求旺盛、3房價格高漲與成交量逐步上揚的現象,後續走向值得關注。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