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幣保單買氣回升 新契約保費重返4成

壽險市場外幣保單買氣回升,美元商品仍最受青睞。金管會最新統計顯示,今(2025)年截至7月底,壽險業外幣保險商品新契約保費收入折合新台幣為2,381.93億元,年增約41%,占整體新契約保費收入的40.81%,為近3年來首度升至4成以上。相較2023年及2024年同期的39.3%與38.04%,外幣保單銷售明顯回溫,其中又以美元計價傳統型保單為主流。
根據金管會提供的資料,外幣保單新契約保費以傳統型為大宗,金額達2,024.9億元,占比約85%;投資型則為357.03億元,比率約15%。若以幣別區分,美元保單仍穩居龍頭,澳幣及人民幣保單次之。今年美元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約74.66億美元,年彈46%,其中傳統型約63.99億美元、投資型約10.67億美元,分別年升44%與57%,顯示民眾對美元保單的信心增強。
澳幣與人民幣保單表現各異。澳幣新契約保費約1.82億澳元,較去(2024)年同期滑落2成,主因市場預期澳洲央行將啟動降息循環但未如預期,增加投資不確定性。不過傳統型澳幣保單仍維持吸引力,主要受惠於保單宣告利率高於市場利率,年揚20%。
至於人民幣保單新契約保費約1.02億元人民幣,年飆7成,其中投資型商品比重大約73%,主要是因銀行通路推出具穩定收益結構的新商品,吸引部分資金轉向保單配置。
觀察近年趨勢,外幣保單占整體新契約保費比率在2021年達到56.7%的高峰後逐步回落,去年降至38.04%,今年又回彈至40.81%。金管會指出,此波反彈與壽險公司強化通路行銷策略、設計多元外幣商品有關,尤其美元投資型保單擺脫低迷,帶動業績成長。不過整體占比仍相對持平,反映市場在新台幣升值與國際利率變動下,保戶對外幣資產仍持審慎態度。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
最新財經新聞
-
-
對等關稅有望低於20%?經長:有機會往下降、不疊加
(24 分鐘前) -
談判觸及汽車關稅 龔明鑫:底線是別零關稅
(24 分鐘前) -
傳央行估金價上看6000美元?央行:未作此陳述
(31 分鐘前) -
傳央行估金價上看6000美元?央行:未作此陳述
(32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