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6°
( 18° / 15° )
氣象
2024-10-16 | 中央社

地緣政治角力 美專家憂台灣半導體戰略地位恐受影響

地緣政治風險升溫,促成全球供應鏈重組,在這期間,台灣憑藉堅強的半導體實力,各國努力爭取與台灣合作,但美國專家提醒,太多國家重複打造半導體製造產能,恐導致未來台灣的戰略地位下降。

近年來,在美中貿易戰、COVID-19疫情,以及地緣政治衝突等重大事件接連發生,對於全球產業分工、貿易,以及投資產生影響,也帶動全球供應鏈發生明顯變化。中經院今天舉行「因應國際供應鏈重塑的新格局」國際研討會,邀請來自美國、日本、韓國等多位專家分享看法。

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商業經濟高級顧問甘思德(Scott Kennedy)表示,隨著美中關係不斷惡化,全球經貿思維不再以自由貿易、公平貿易為主流,轉而思考「經濟安全」,加上數位經濟時代來臨,各國需要與不同的貿易參與者建立互信關係,才有辦法安全合作,讓經濟安全的思維更加盛行。

甘思德分享,有一種說法是,經濟安全是國家有能力可以保護自身經濟,不受外國故意干擾。

然而,甘思德表示,目前美國對中「小院高牆」策略,短期間或許得到相對安全的成果,但中長期來看,還不確定利弊,美中究竟誰表現較好,他抱持疑慮。

以半導體產業來看,甘思德說,目前美國與台灣的半導體技術遠遠領先,但經濟安全面臨挑戰之下,美國對中國祭出半導體管制手段,其他國家也都端出政策誘因,希望引導國內加強半導體投資。

甘思德表示,目前看來,西方國家可望在先進製程部分,維持更久的領先地位,現在也看到更多國家積極投資晶圓製造,但這樣的措施也有缺點,半導體產業可能出現產能過剩的問題,因為太多國家重複打造半導體產能,這些因素都可能造成未來台灣戰略地位下降。

中經院副院長陳信宏則說,美國政府希望強化自身供應鏈、降低對中國的依賴,這除了落實在關鍵晶片製造方面,美國也非常關注最終組裝地點,推測未來會有更多產業進入美國政府政策關注範圍,電動車、AI伺服器、通訊伺服器,都可能是後續政策重點。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