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6°
( 16° / 15° )
氣象
2025-01-08 | 中央社

劉揚偉:企業所有權經營權應分開 鴻海培養接班團隊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今天表示,企業所有權和經營權應該要分開,公司治理經營交由專業經理人,鴻海積極培養接班團隊,希望成為台灣企業接班人才培育的典範。

天下經濟論壇冬季場今天舉辦,劉揚偉下午透過預錄方式,針對台灣製造業「布局未來、競爭全球」主題分享想法。

展望全球政經局勢,劉揚偉認為,區域製造大趨勢不會改變,台灣企業對專利應有正確認識,應更關注長期科技發展。他並提出4大建議,呼籲台灣應積極發展軟體產業。

在產業接班人才培養議題上,劉揚偉指出,鴻海成立滿50年,正在從「製造服務公司」轉為「科技平台服務公司」。他表示,鴻海要邁向下一個50年,成為百年企業,人才培育是重要關鍵,因為人才力就是競爭力。

針對人才力,劉揚偉說,鴻海首先分析人才結構,接著建立階層化培育系統,梳理集團人才培養,以70、20、10的法則,針對高階整體人才,培養領導、經營和管理能力,讓鴻海接班團隊可成為永續發展基礎。

談到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工,劉揚偉說,台灣的企業經常是所有權與經營權合一,在企業發展初期非常有效率,但企業發展成熟或規模變大後,相關運作會產生問題,這可能是台灣比較沒有超過百年歷史的大型企業原因之一。

他認為,企業董事長或擁有者、以及執行長或管理者彼此應該要分開,大股東擔任董事長,公司治理經營交由專業經理人。

劉揚偉指出,鴻海在2019年第一次傳承,2024年再開始推行輪值執行長(CEO)制度,就是希望能夠做為台灣企業接班人才培育的典範。

展望今年全球政經局勢,劉揚偉表示,全球將面臨區域政治、經濟景氣、產業環境劇烈變化,可預見企業必須接受全球區域化布局的挑戰,從資通訊、汽車產業來看,區域製造的大趨勢將不會改變。

他指出,政經局勢大方向演變為區域製造,美中關係加速此一過程,每個國家和地區都想發展自己的經濟動能,除非發生衝突,這是經濟發展的自然現象。

劉揚偉以鴻海集團在全球布局為例,1980年代進入美國市場、1988在中國大陸設立據點、1999年在捷克、2004年在墨西哥、2006年在印度等,集團已落實本土化、本地化和年輕化。

他指出,未來全球化布局,企業必須跨足歐美,同時面臨資金、人才、技術、管理、法規、經營環境等不同挑戰。

對於企業如何在全球布局創造價值,劉揚偉指出,對專利要有正確認識,專利的目的是分享,保護智慧財產權只是手段。

他表示,台灣企業應更關注長期科技發展,不能侷限短期的產品製造、追求短期營收的經營方式;以往低毛利模式,很難讓員工在更高生活水準下維持同樣生活品質,甚至可能危及企業永續發展。

劉揚偉指出,台灣企業應全面支持科學研究,並建立資金投入、人才培養、技術創新、專利分享到市場應用的完整體系。

針對台灣軟硬體產業發展不平衡,劉揚偉引述數據指出,全球半導體產值規模約6270億美元,在2024年台灣占比約27%;然而全球軟體產業規模接近2兆美元,台灣占比不到1%。

他認為,從全球趨勢、產業升級、帶動新創來看,台灣需要軟體產業,軟體產業是經濟成長的驅動力,軟體可提升產業附加價值,軟體可帶動新創發展,創造就業機會。

對於台灣發展軟體產業,劉揚偉提出建議,包括建立軟體平台及生態系,從解決實際問題出發,開發具有吸引力的原生應用程式;結合台灣既有硬體優勢,推動「軟體為主,硬體為輔」的發展策略;鼓勵創業,支持軟體新創,企業可設立創新基金,支持軟體產業研發和創新;注重人才培養,廣泛吸引國際人才。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