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5°
( 15° / 15° )
氣象
2025-02-13 | 中央社

和碩:印度設廠前半年曾受挫 管理勞工AI幫大忙

美國總統川普發動關稅戰,影響科技業全球布局。代工廠和碩共同執行長鄧國彥今天表示,區域化製造有很多「辛苦談」,和碩在印度設廠前半年曾受挫,後來發現,找到對的人管理工廠更重要,在管理當地勞工方面,人工智慧(AI)幫了很大的忙。

鄧國彥下午出席勤業眾信「鏈結創新.驅動未來」年度高峰論壇,參加「再全球化:台企策略調整與布局」場次座談。

鄧國彥表示,以前中國是世界工廠,從2018年川普第一任開始就有關稅問題,和碩已開始把工廠往外移,現在海外布局算是相當完整,在東南亞的越南、馬來西亞、印尼和印度,北美的墨西哥和美國,以及歐洲的捷克都有設廠。

鄧國彥坦言,區域化製造有很多「辛苦談」,設廠最重要的5個因素包括人、機械、原料、方法、環境,在不同國家尤其是印度,都要重視這5個因素。

他強調,人是最複雜的因素,從人力多寡、是否可能短缺、人力素質,到當地勞動法規、政府管理制度和文化,都牽涉到用人成本、工廠多快可以上軌道。

鄧國彥透露,和碩到印度設廠初期,派出好幾百人,但前半年卻失敗,最大原因就是人的問題。半年後終於領會印度是很不一樣的國家,有區分階級,對和碩而言,找到對的人管理工廠,比派很多人去幫忙管理更重要。

就環境角度,鄧國彥提到,有些國家沒在思考ESG(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公司治理)、綠能、減碳這些事情,和碩如何讓當地勞工的邏輯和觀念與世界接軌,花費不少功夫。從方法面來看,在印度要了解如何管理當地勞工,事實上AI幫了很大的忙。

「對和碩而言,我們是幕後的人,在不同國家創造很多就業環境。」鄧國彥指出,隨著科技不斷進步,工廠變得更自動化和智能化,和碩現在需要更多技術人員,就像台積電勞工大部分都在看機器,和碩要的勞工也都是大專以上。

他也提到,和碩台灣、中國或世界各地的工廠都已經準備好,客戶大部分都是蠻大規模,會彈性調整在不同地方生產,通常某一樣產品可能在2、3個或4個地方生產,極端重視原物料控管。跨國管理是和碩必修課程,需要做得很好,結合雲端、AI、物聯網技術,最後透過數位管理進行整個運籌,即時把原物料送到該生產的工廠,提供客戶極佳彈性和極有競爭力的價格。

鄧國彥強調,「和碩永遠走在客人前面,不是讓客人push(推動)我們去做什麼,而是我們引導客人怎麼做。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