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6 | 中央社
央行:近年觸及美匯率報告2標準 反映台灣經濟結構
美國財政部預計4月發布匯率政策報告,央行報告指出,2020年以來,台灣常因觸及美方貿易順差與經常帳順差對GDP比率的2項標準而被列入觀察名單,但主要反映台灣經濟的長期結構問題,央行跟美國財政部溝通良好,未來持續就總經與匯率政策等議題溝通。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明天邀中央銀行副總裁朱美麗就「因應美國川普政府對等關稅策略與我國被列入骯髒十五國名單,我國政府財經相關單位因應策略」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央行今天出爐的書面報告指出,長期以來,美國對其鉅額且持續的貿易入超國,除可透過匯率政策報告施壓他國以調整美國貿易入超,也可援引多項美國國內法進行貿易報復以保護其國內產業,更可啟動貿易談判以維護其利益。
央行報告指出,美國財政部每半年(通常為4月與10月)發布「美國主要貿易對手國的匯率政策」報告(簡稱匯率報告),評估主要貿易對手國是否操縱匯率。美國匯率報告3項標準,一為對美國商品及服務貿易順差逾150億美元;二為經常帳順差對GDP比率逾3%;三為淨買匯金額對GDP比率逾2%,且12個月中有8個月以上為淨買匯。
至於台灣在美國匯率報告狀況,央行指出,2020年以來台灣常因觸及美方前2項檢視標準而被列入觀察名單,這2者主要反映台灣經濟的長期結構問題。
報告指出,2019年以前,台灣對美國貿易順差均未觸及美方第1項檢視標準;不過2017年川普上任迄今,美中貿易爭端持續升溫、疫情與美方資安需求考量,使得美國對台灣資通與視聽產品需求大幅增加,導致2020年迄今台灣對美國出口及貿易順差進一步擴大,並觸及此項檢視標準。
央行表示,台灣經常帳順差對GDP比率居高,如2024年比率為14.3%,雖觸及美方檢視標準,不過這也反映美國對台灣科技產品需求劇增,台灣對美國貿易順差擴大的結構性問題;這項觀點也獲美方理解。
央行指出,2022年、2023年及2024年期間央行分別淨賣匯130億美元、27.7億美元與164.2億美元,都未觸及美方第3項檢視標準。
央行強調,新台幣匯率原則上由市場供需決定,央行匯率政策目的是維持有秩序的外匯市場及金融穩定,從未意圖獲取不公平的貿易競爭優勢,或影響國際收支的有效調節。
央行指出,跟美國財政部溝通管道向來順暢且成效良好,未來雙方將在良好互動基礎上,持續就總體經濟及匯率政策等議題進行溝通。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明天邀中央銀行副總裁朱美麗就「因應美國川普政府對等關稅策略與我國被列入骯髒十五國名單,我國政府財經相關單位因應策略」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央行今天出爐的書面報告指出,長期以來,美國對其鉅額且持續的貿易入超國,除可透過匯率政策報告施壓他國以調整美國貿易入超,也可援引多項美國國內法進行貿易報復以保護其國內產業,更可啟動貿易談判以維護其利益。
央行報告指出,美國財政部每半年(通常為4月與10月)發布「美國主要貿易對手國的匯率政策」報告(簡稱匯率報告),評估主要貿易對手國是否操縱匯率。美國匯率報告3項標準,一為對美國商品及服務貿易順差逾150億美元;二為經常帳順差對GDP比率逾3%;三為淨買匯金額對GDP比率逾2%,且12個月中有8個月以上為淨買匯。
至於台灣在美國匯率報告狀況,央行指出,2020年以來台灣常因觸及美方前2項檢視標準而被列入觀察名單,這2者主要反映台灣經濟的長期結構問題。
報告指出,2019年以前,台灣對美國貿易順差均未觸及美方第1項檢視標準;不過2017年川普上任迄今,美中貿易爭端持續升溫、疫情與美方資安需求考量,使得美國對台灣資通與視聽產品需求大幅增加,導致2020年迄今台灣對美國出口及貿易順差進一步擴大,並觸及此項檢視標準。
央行表示,台灣經常帳順差對GDP比率居高,如2024年比率為14.3%,雖觸及美方檢視標準,不過這也反映美國對台灣科技產品需求劇增,台灣對美國貿易順差擴大的結構性問題;這項觀點也獲美方理解。
央行指出,2022年、2023年及2024年期間央行分別淨賣匯130億美元、27.7億美元與164.2億美元,都未觸及美方第3項檢視標準。
央行強調,新台幣匯率原則上由市場供需決定,央行匯率政策目的是維持有秩序的外匯市場及金融穩定,從未意圖獲取不公平的貿易競爭優勢,或影響國際收支的有效調節。
央行指出,跟美國財政部溝通管道向來順暢且成效良好,未來雙方將在良好互動基礎上,持續就總體經濟及匯率政策等議題進行溝通。
最新財經新聞
-
嘉義縣消防局T-CERT訓練 模擬大量傷病患應變 提升災害應變效能
(13 分鐘前) -
半夜翻身天旋地轉?醫師提醒:這種「暈眩」快就醫,80%患者可治癒!
(18 分鐘前) -
4月台股期指漲117點
(25 分鐘前) -
4月電子期金融期齊漲
(26 分鐘前) -
觀望美國對等關稅 台股漲18點作收
(32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