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3 | 中央社
對等關稅影響 學者:台對美出口若下降衝擊GDP約15%
美國對等關稅大刀揮向全球,學者表示,台灣32%關稅高於日韓等主要競爭者,台廠面臨承受競爭力降低、產品成本大幅上升等2挑戰,加上高關稅可能降低需求和出口動能,估計對台灣GDP影響約15%。此外,台積電等大廠赴美若衝擊台灣民間投資,未來經濟恐面臨衰退風險。
川普今天宣布對個別國家徵收17%至49%「對等關稅」,以及整體一致性10%的進口貨品關稅,鋼鐵、藥物與半導體等項目暫時可豁免。觀察美國主要貿易國,分別對中國、歐盟、日本等進口商品課徵34%、20%及24%對等關稅,台灣的稅率則是32%。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雖然半導體、藥品等項目暫時豁免,但半導體供應鏈和其應用範圍廣泛,涵蓋3C產品、汽車、AI伺服器、筆電等產品,「只要針對最終產品課徵關稅,裡面的產品都跑不掉」;也就是說,半導體仍會間接課到關稅,無法避免,對台灣影響非常大。
相較於其他國家,吳大任表示,對等關稅對台灣的衝擊更大,出口占台灣國內生產總值(GDP)達65%至70%尤其近年對美出口成長很快,以往對美國出口占比約10%,近2年因晶片和AI伺服器等需求,台灣對美國出口比重持續提高,去年對美出口占比已達23.5%,今年預估將超過25%,美國有望逐步取代中國,成為台灣出口最大地區。
隨著台灣對美國出口依賴不斷升高,吳大任表示,若今年對美出口占比預估超過25%、占比1/4,以出口占GDP比重6成保守估計,對美出口在台灣GDP整體占比介於15%至20%。
吳大任指出,未來產品價格大幅上升勢必拉低需求,台灣出口產品需求受高關稅影響而下降,加上其他國家關稅較低,有機會搶走台廠訂單,種種因素不利台灣出口,估計對台灣GDP直接影響介於15%至20%,非常可怕。
川普大力推動製造業回流美國本土,吳大任表示,台積電美國投資若要順利生產,未來供應鏈和系統組裝廠等可能都要赴美,鴻海和廣達已去德州考察,規劃在當地建造科學園區。目前民間投資以台積電等半導體大廠為主,雖然業者宣示不影響在台投資,但投資成本高達上百億美元,背後利息負擔重,不可能不排擠在台灣投資。
隨著供應鏈重心移動至美國,吳大任表示,台灣民間投資若受影響,將牽動未來台灣經濟成長,政府需好好思考如何吸引其他產業來台投資或是產業調整,否則民間投資持續衰退,未來經濟成長可能無法「保3」,甚至恐面臨衰退風險。
至於全球經濟前景是否下行,吳大任表示,美國是全球最大市場,GDP達26兆美元即占全球1/4,且美國國內消費力高,勢必牽動全球貿易量和經濟發展,不過美國對中國課徵關稅稅率實際為何,以及歐盟、日本和中國等主要經濟體是否以報復性關稅回擊,進而衍生全球關稅戰,目前情勢仍未明,須密切觀察。
近年全球供應鏈重組潮,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表示,川普宣布對越南、泰國分別課徵46%、36%對等關稅,這2國為台商供應鏈移轉的2大基地,但現在關稅皆比台灣高,企業須思考如何調整供應鏈。
評估高關稅對國際經貿秩序衝擊,林啟超表示,須觀察各國與美國後續的談判狀況,美國政府應該也知道高關稅的後座力很強,但情況拖久了,可能會造成全球景氣硬著陸。
川普今天宣布對個別國家徵收17%至49%「對等關稅」,以及整體一致性10%的進口貨品關稅,鋼鐵、藥物與半導體等項目暫時可豁免。觀察美國主要貿易國,分別對中國、歐盟、日本等進口商品課徵34%、20%及24%對等關稅,台灣的稅率則是32%。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雖然半導體、藥品等項目暫時豁免,但半導體供應鏈和其應用範圍廣泛,涵蓋3C產品、汽車、AI伺服器、筆電等產品,「只要針對最終產品課徵關稅,裡面的產品都跑不掉」;也就是說,半導體仍會間接課到關稅,無法避免,對台灣影響非常大。
相較於其他國家,吳大任表示,對等關稅對台灣的衝擊更大,出口占台灣國內生產總值(GDP)達65%至70%尤其近年對美出口成長很快,以往對美國出口占比約10%,近2年因晶片和AI伺服器等需求,台灣對美國出口比重持續提高,去年對美出口占比已達23.5%,今年預估將超過25%,美國有望逐步取代中國,成為台灣出口最大地區。
隨著台灣對美國出口依賴不斷升高,吳大任表示,若今年對美出口占比預估超過25%、占比1/4,以出口占GDP比重6成保守估計,對美出口在台灣GDP整體占比介於15%至20%。
吳大任指出,未來產品價格大幅上升勢必拉低需求,台灣出口產品需求受高關稅影響而下降,加上其他國家關稅較低,有機會搶走台廠訂單,種種因素不利台灣出口,估計對台灣GDP直接影響介於15%至20%,非常可怕。
川普大力推動製造業回流美國本土,吳大任表示,台積電美國投資若要順利生產,未來供應鏈和系統組裝廠等可能都要赴美,鴻海和廣達已去德州考察,規劃在當地建造科學園區。目前民間投資以台積電等半導體大廠為主,雖然業者宣示不影響在台投資,但投資成本高達上百億美元,背後利息負擔重,不可能不排擠在台灣投資。
隨著供應鏈重心移動至美國,吳大任表示,台灣民間投資若受影響,將牽動未來台灣經濟成長,政府需好好思考如何吸引其他產業來台投資或是產業調整,否則民間投資持續衰退,未來經濟成長可能無法「保3」,甚至恐面臨衰退風險。
至於全球經濟前景是否下行,吳大任表示,美國是全球最大市場,GDP達26兆美元即占全球1/4,且美國國內消費力高,勢必牽動全球貿易量和經濟發展,不過美國對中國課徵關稅稅率實際為何,以及歐盟、日本和中國等主要經濟體是否以報復性關稅回擊,進而衍生全球關稅戰,目前情勢仍未明,須密切觀察。
近年全球供應鏈重組潮,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表示,川普宣布對越南、泰國分別課徵46%、36%對等關稅,這2國為台商供應鏈移轉的2大基地,但現在關稅皆比台灣高,企業須思考如何調整供應鏈。
評估高關稅對國際經貿秩序衝擊,林啟超表示,須觀察各國與美國後續的談判狀況,美國政府應該也知道高關稅的後座力很強,但情況拖久了,可能會造成全球景氣硬著陸。
最新財經新聞
-
-
「統一集團生活美學館」 高雄夢時代盛大開展
(35 分鐘前) -
從時尚到電動車產業 李新穎:台義合作空間無限
(38 分鐘前) -
美國進口汽車25%關稅生效 福斯暫停新車輸美
(49 分鐘前) -
假訊息手法升級 AI、網紅輪番出招影響政策
(56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