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7°
( 17° / 17° )
氣象
2025-04-05 | 中央社

中國34%關稅反制美國 專家:貿易摩擦釀需求重構

中國反制對等關稅政策,將對美國進口商品加徵34%關稅。專家說,中美貿易摩擦會使商品需求重構,例如美國大豆在中國的需求量正被巴西等南美國家取代,付出巨大代價者是美國。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於美東時間2日在白宮宣布對等關稅政策,中國將被加徵34%關稅。中國國務院4日祭出反制措施,痛批美國為典型單邊霸凌,將於10日起對原產於美國進口商品在現行適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加徵34%關稅。

央視轄下新媒體「玉淵譚天」5日發布評論指出,中國是第1個對美祭出對等反制措施國家,中國必須堅決地、迅速地遏制美國顛覆全球自由貿易體系企圖,這也是在對其他國家傳遞態度,對於違反國際規則單邊霸凌做法,必須反制到底。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教授崔凡在評論中表示,中國迅速地祭出反制措施,意味提前做好充分準備。中美貿易摩擦多年,過程也在推進中國對於美國進口商品需求的重構,中國整體經貿更具韌性。

崔凡以美國大豆為例。他說,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前,美國大豆是中國最大供應來源,占進口總量34.4%;中美貿易摩擦後,巴西等南美國家正在成為中國大豆進口主要來源地,中國國產大豆連續3年產量逾2000萬噸、減少進口依賴,「像大豆這樣的商品,在中美貿易中還有很多」。

中國國務院於今年3月4日宣布,3月10日起對於原產於美國大豆、高粱、豬肉、牛肉、水產品、水果、蔬菜、乳製品等加徵10%關稅,加上新一波34%關稅,中國將對美國大豆加徵44%關稅,相關措施將使美國大豆在中國市場再失競爭力。

評論提到,美國近年對中國施加出口管制,一些中國原先對美進口需求較強的高科技產品都被限制;不過另一方面,國內、國際雙循環推進也讓企業有了更多元市場選擇,包括「一帶一路」國家、東協國家等,對於中國外貿市場都有所貢獻。

評論強調,中國也持續地幫助本土外貿企業拓展內銷管道,這些國內外多元管道是幫助企業應對美國貿易戰更為從容原因。美方做法不符國際貿易規則,這是典型單邊霸凌做法,嚴重損害包括中國在內全球各國的正當合法權益。

評論總結,受到美國對等關稅威脅的經濟體只有互相深化合作、擴大開放,維護全球自由貿易規則和秩序才能保護自身權益,關稅壓不垮中國和其他國家,付出最慘重代價者會是美國。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