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
( --° / --° )
氣象
2025-04-10 | 中央社

因應關稅衝擊 生技業者提「世界工廠」概念

美國總統川普關稅大刀擬揮向藥品,生技業者今天建議應有「世界工廠」概念,台灣、海外客戶分開供應鏈,可考慮前進馬來西亞、印尼等衝擊較小的國家,以委託製造方式經營。

儘管川普昨天宣布高額關稅措施暫緩90天實施,但全球市場仍動盪不安,中華生技醫藥行業協會理事長陳建州今天在「台灣醫療產業新南向發展論壇」中告訴媒體,他認為美國主要還是針對中國大陸,台灣生技業者較少在海外設有據點,受兩岸關係影響,企業應該要有備援,也就是在海外的第2個家園。

「業者應該要有世界工廠的概念。」陳建州指出,假如原本在台灣就有設廠,台灣客戶就由台灣工廠供應,至於海外客戶就由海外供應,但不見得一定要真正擁有、投資一個工廠,也可以委託製造,若感覺不利,還能再移動,台商將成為「遊牧民族」。

在他看來,馬來西亞、印尼是2個可以考慮且受關稅衝擊較小的國家,前者人工成本雖介於中間,卻擁政治局勢穩定、土地取得便宜、人才也不錯等優勢,是有機會做起來的;後者雖客單價低,但有人口紅利,就算前期需要挹注較多成本,仍有成功機會。

清福醫院院長王炯琅則提出「以醫帶商」策略,他表示,東南亞國家的醫療水準落後台灣,過去台灣醫療輸出多停留在「個別技術移轉」,缺乏制度性、系統化的長期經營,他主張以醫療服務為平台,以醫院據點為核心,建立系統性輸出,結合當地人才培訓與場域示範,輸出台灣醫療技術,帶動醫材、藥品等商機。

前馬來西亞檳州行政議員鄧章耀表示,馬來西亞醫療市場近年快速成長,也吸引了新加坡、日本、韓國等多國的資本持續進入,特別是檳城,已成為醫療旅遊熱點,目前市場對高品質醫療服務需求日益增加,正是台灣進場的絕佳時機。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