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
( --° / --° )
氣象
2025-04-12 | 中央社

川普關稅震撼 歐洲轉向拉攏亞洲拉美新貿易夥伴

在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風暴震撼下,歐洲聯盟(EU)開始啟動魅力攻勢,轉向拉攏亞洲等區域盟友,不但舉行一場又一場的高峰會,也展開各方貿易談判。

法新社報導,川普(Donald Trump)2日公布破壞強大的「解放日」(Liberation Day)關稅時,歐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並非在歐盟總部布魯塞爾宣布歐盟首度回應,而是在中亞的烏茲別克,當時她正出訪當地洽談加強歐盟與中亞之間的貿易。

川普後來雖宣布對等關稅暫緩90天實施,但歐盟絕大部分貨品仍面臨美國徵收10%關稅,且鋼、鋁和汽車還面臨更高關稅。歐盟恐必須歷經艱難的談判過程,才得以化解目前的僵局。

布魯塞爾面對川普的破壞性保護主義,一方面竭盡所能搶救與主要貿易夥伴美國之間規模1兆6000億歐元的貿易關係,但同時也大聲宣告正致力與其他區域拓展貿易往來。

范德賴恩10日表示:「歐洲持續專注於分散貿易夥伴,對於那些占全球貿易87%當中的國家,並與我們一樣承諾讓貨物、服務與思想維持自由與開放交流的國家,我們要與他們合作。」

中國11日便公開呼籲歐洲攜手合作。儘管雙方關係充滿機會,但同樣充滿危險。

專家指出,歐盟致力貿易夥伴多元化的行動,恐遭遇一些阻礙,其中包括美國在市場規模與需求方面具有世上無與倫比的優勢,難以在短期內找到替代選項。

歐洲政策中心(European Policy Centre)分析師佛克曼(Varg Folkman)表示:「重新規劃貿易路線與流向需要時間,不是一夕之間可完成。」

歐盟正努力在兩個複雜困難的目標之中求取平衡:一方面要發展開放、自由的貿易,同時又要強化本土競爭力與製造能力。但除此之外還有市場規模的問題。

佛克曼說:「歐盟...將找不到另個市場能提供美國那樣程度的需求和購買力。」

對歐盟而言,中國這個關鍵貿易夥伴也潛藏風險。

歐盟原已對中國廉價產品傾銷及北京的補助政策有疑慮,如今川普的關稅大刀恐進一步驅使中國貨物湧向關稅比美國低的歐盟,令官員頭疼。

然而,在美中對抗的背景下,有跡象顯示歐中關係有可能改善。

歐盟的1名發言人11日表示,雙方已針對歐盟去年對中國製電動車加徵關稅的做法討論1項替代方案。歐盟當時是在裁定北京對汽車製造商提供國家補助構成不公平貿易後,決定施加關稅。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