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
( --° / --° )
氣象
2025-04-13 | 中央社

美中關稅熱戰 專家:兩強貿易將脫鉤台廠短期可受惠

美中關稅大戰持續延燒,你來我往,不斷疊加關稅,絲毫沒有讓步跡象。產業專家分析,美中兩強貿易將脫鉤,朝各自在境內建置完整供應鏈目標發展,但由於電子產品和半導體供應鏈複雜,且與許多國家相關,情況超乎兩國預期,美中才會不斷修正做法,台廠短期可望從中受惠轉單效應。

中國半導體產業協會日前發布通知,確認積體電路產品「原產地」認定規則將以晶圓設計定案(Tape out)為準。無獨有偶,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也發布公告,更新有關美國實施對等關稅措施的最新指引,列出豁免的特定產品,包括電腦、智慧手機及晶片等都入列。

即使如此,川普政府是否會對半導體業課徵關稅,仍存有很大變數,根據外電報導,有白宮官員表示,川普很快將對半導體展開新一輪國家安全貿易調查,屆時可能對晶片產業施加其他新關稅。

川普政府祭出對等關稅政策後,全球市場震盪,中國不甘示弱,回敬高額關稅,不具名的產業專家表示,美中皆對對方課徵高額關稅,兩國直接貿易中斷,不過,由於電子產品和半導體供應鏈複雜且與許多國家有關,情況超乎兩國預期,使得關稅措施無法達到完全脫鉤目標,也會對自家廠商和盟友衝擊過大,才會採取新措施「補破網」,或降低自家廠家和盟友傷害。

產業專家指出,中國大陸原先主要針對自美國直接出口中國的晶片課徵高額關稅,但是美國許多晶片廠是在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封裝後再銷往中國,為防堵這一漏洞,中國才會將積體電路產品原產地認定規則改以Tape out為準。

中國修正原產地認定規則後,專家分析,美國晶片廠可能委由台灣晶圓代工廠代工,以因應中國大陸的新措施。若中國未來進一步明確限制美國廠晶片銷往中國,除中國本土廠商可望受惠,歐洲、日本廠商將分食美商在中國的市占,台灣廠商也有機會獲得新訂單。

至於美國將電腦、智慧手機及晶片等列入關稅豁免的特定產品,產業專家認為,此舉主要是減緩關稅措施對於蘋果(Apple)和戴爾(Dell)等美國廠商及合作供應鏈的衝擊,但這應只是暫時性措施,目的是讓相關供應鏈有時間搬離中國,而不是永久性豁免。

專家表示,美中兩強貿易勢將脫鉤,並都朝向技術、產品、生產及設計自給自足目標發展,各自在境內建置完整供應鏈,台灣此時應思考掌握能夠合作的機會。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