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
( --° / --° )
氣象
2025-04-22 | 中央社

3月外銷訂單年增12.5% 經部:僅少數因關稅提前拉貨

經濟部今天公布3月外銷訂單統計530.4億美元,年增12.5%,AI、雲端商機仍是支撐接單成長動能;至於川普關稅影響,根據統計處調查,3月僅少數廠商反應有客戶提前拉貨,須持續觀察後續發展才會明朗化。

累計首季訂單金額則是1494.7億美元,年增12.1%,創歷年同期次高。

統計處長黃于玲表示,3月接單呈現正成長,主因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及雲端產業等商機熱絡,但傳統貨品因需求偏弱,加上部分產品受到海外同業低價搶市,客戶下單保守觀望,抵銷部分增幅。

按貨品別觀察,受惠新興科技應用需求殷切,帶動電子及資訊通信產品接單成長,3月接單金額各為201.1億、148.1億美元,年增21.8%、11.4%,金額皆寫下歷年同月第2高。光學器材因半導體產業用光學檢測及量測設備訂單續增,加上面板及光學鏡頭接單成長,3月接單年增10.4%。

至於傳統貨品,因自動化設備及部分工具機訂單成長,導致機械3月接單年增2.3%;化學品、塑橡膠製品因海外同業低價競爭及客戶採購保守觀望,接單減少,分別年減8.7%、6.1%,基本金屬則因鋼鐵市場需求仍弱,年減3.8%。

川普4月初宣布對等關稅,目前正在90天緩衝期,對於3月是否出現急單、轉單效應,黃于玲指出,少數廠商反應受關稅影響,有客戶提前拉貨,也有廠商本就沒有銷往美國,因此不受影響;另有少數廠商反應客戶正在觀望中,下單相對較為保守,整體而言「有增有減」。

訂單來源部分,美國、東協3月接單金額皆創歷年同月新高,其中,美國訂單188.5億美元,較上年同月增30.7%,以電子產品增加29.5億美元較多;東協訂單88.3億美元,較上年同月增26.3%,以電子產品增加10.6億美元較多。至於歐洲、中國大陸及香港則是呈現年減。

隨著美中貿易戰升溫,外界預期未來中國訂單可能較少,黃于玲提到,中國大陸及香港3月訂單年減5.3%,以電子產品減少4.7億美元最多,原因是IC設計廠商正遇到新舊產品交替期,後續是否持續年減仍有待觀察。

黃于玲不諱言,4月份至目前為止,川普關稅對中國的確是嚴峻挑戰,但中國自身也有刺激內需政策,而台商訂單來源部分又是來自中國內需,須審慎觀察因應。

展望後續,統計處預估4月接單金額為500至520億美元,受季節性因素影響,月減5.7%至2.0%,年增6.2%至10.4%。

由於川普爭取製造業回流美國,媒體詢問海外生產比是否會進一步上升,黃于玲表示,目前正在關稅90天緩衝期,各國正極力與美國政府協商,後續廠商布局仍是根據利潤、客戶需求而定,也會受到生產地稅率影響,可能往美國、也可能回台灣,須待關稅政策明朗才能判斷。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