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1°
( 21° / 20° )
氣象
2025-04-25 | 中央社

長榮吳光輝看關稅:貨量只是遞延 沒有悲觀理由

針對川普對等關稅政策,長榮表示,整個4月艙位量縮減3到4成,中國進出口量縮了6到7成,改到東南亞出貨的狀況沒那麼快,太平洋航線第2季貨量下滑,認為只是出貨時間遞延的問題,「貨還在,就沒有悲觀的理由」。

長榮今天舉行法人說明會,展望今年,長榮總經理吳光輝表示,首季運價年增49%,貨量增加雖然較少,但首季雖是低點,還是呈現增加趨勢,而貨價、貨量和油價的3大指標,今年首季都是往好的方向發展,抱持會比去年首季更樂觀的看法。

他表示,今年原本通路大零售商都對美國進口貨量抱持正面看法,認為長約價都會比去年增加,長榮中大型客戶簽約狀況量、價都大幅提升,但關稅問題干擾市場,中小型客戶簽約動作較慢,估計4月底會全部簽完。

針對中美關稅超高關稅影響對,吳光輝表示,中美貨主持觀望態度,有些則出貨暫停,「第2季貨量真的有受到衝擊」,中國出口轉移到東南亞的現象不能說沒有,但還不明顯。

針對台灣出口,吳光輝說,關稅效應影響下,長榮觀察到台灣出口都達到目標值,南美洲、近洋、南亞線,貨量都和預估一樣,穩定成長不受影響。

他指出,東亞區很長時間都是全球生產基地,中國以貨櫃運輸出口到美國,經歷川普1.0時代後,貨量只有從69%下降到59%,換言之供應鏈轉移只有減少10%,供應鏈要轉移,需要時間和基礎建設到位。

他認為,中美貿易依存度還是比想像高,「高關稅長久延續有困難,手段性比目的性更高」,希望兩國能妥善處理,航運產業和製造業不同的是,航運產業供給彈性較低,但可以空班、轉換船舶航線,提升船舶使用效率、降低成本,效益可以發揮得很大。

受限於中美貿易衝突,吳光輝坦言,今年能見度和往年相比不清楚,尤其泛太平洋航線,但長榮貨運屬性是剛性需求較高,只有成長率高低,沒有衰退的問題,太平洋航線第2季貨量下滑,認為只是出貨時間遞延的問題,「貨還在就沒有悲觀的理由」,整體而言抱持「審慎樂觀」態度。

長榮表示,高關稅政策後,市場剛開始觀望,後來暫停出貨,中國進出口量縮了6到7成,改到東南亞出貨的狀況沒那麼快,有急單但不是那麼多,只能用空班、調其他航線船隻因應,整個4月艙位量縮減3到4成。

吳光輝補充,現在是美國下半年開學季下訂單的時間,現在如果不下單,到時候貨主會沒辦法趕上,終端不是漲價是缺貨,後續演變有待觀察。

此外,針對美國針對中國船舶開徵港口費,長榮表示,船隊規劃和配置,會依照市場特性和競爭力做搭配,長榮旗下中國建造的船舶目前是布置在歐洲和亞洲近洋線運營,美國航線無中國建造船隻,若把未來3年造船訂單的中國建造船舶納入,整體比例仍低於20%,還是很有信心能夠彈性應對。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