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7°
( 31° / 19° )
氣象
2025-04-29 | 中央社

關稅戰升高在美下市風險 香港向中概股招手探詢回流

美中經貿關係因關稅問題惡化,市場擔憂在此背景下,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地位可能受到波及,甚至被迫下市。香港交易所與香港證監會近期傳出與部分中國相關企業接觸,打探「回流意向」。

中國以強硬態勢,拉高關稅的方式報復等關稅政策。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日前受訪時,批評報復性關稅是「失敗者」之舉,不排除把中國公司趕出美國交易所的可能性。

這個說法令市場關注,若雙方貿易衝突未能緩解,接下來在美上市的中國企業可能面臨大規模下市的情況。

據證券時報,近期香港交易所(港交所)與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已在官方指示下,與部分中國相關企業接觸,應對「全球最新變化」。若尚未在香港證券市場上市的「中概股」希望回流,將為這些企業在香港上市提供適當的指引與協助。

報導引述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發言人表示,「在海外上市的中概股,一直有回流香港市場的意向」,配合相關需求,港交所近年推出一系列上市制度改革,包含針對中概股和其他海外發行人的融資需求,進行上市機制全面檢討,以進一步便利中概股在港上市。

他說,自2018年上市制度改革後,截至2025年3月底,已有33家中概股回流香港。

對於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對全球市場造成的影響,這名發言人稱,香港證監會目前尚未發現任何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或嚴重影響金融穩定的行為,沒有過度槓桿情況。股票市場和股票衍生商品市場,沒有出現顯著加倉,也未出現短倉集中或累積的情況。

據華爾街日報日前報導,截至今年3月初,約有286家中國公司在美國主要證券交易所上市,比較知名的企業包含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百度等。如果中國股票被勒令從美國證券市場下市,部分投資者可以將其轉換為這些公司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但更多投資人很可能會選擇直接出售手中的中企持股,「這將在全球市場引起嚴重的連鎖反應」。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