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30 | 中央社
台積電善用EUV製程餘氫 攜手工研院研發混氫發電
台積電攜手工研院推動極紫外光(EUV)製程餘氫資源化計畫,提升製程中殘餘氫氣的使用效益,創新研發30瓩混氫燃料電池發電系統,今年進一步以150瓩進行混氫燃料電池開發設計,目標將EUV製程的餘氫100%轉化為電力。
台積電在新出爐的ESG(環境、社會責任、公司治理)電子報中指出,EUV製程需使用氫氣以維持光源的清潔與穩定,每台機台每分鐘的耗氫量超過400公升,使用後的氫氣進入真空泵後,因安全考量會與氮氣混合成約50%濃度的餘氫,通常需添加燃料或空氣燃燒轉化為無害氣體。
台積電表示,為更有效利用餘氫,2021年攜手工研院綠能系統與環境科技所投入技術研究,利用氫氣擴散速率為氮氣3.74倍的原理,將混合後的餘氫透過氫氣泵增壓,使燃料電池中陽極氫氣循環量高於氮氣循環量,讓氫氣濃度達到穩定的平衡狀態,不需純化至99%仍可發電,提高氫氣使用效益,亦避免燃燒處理過程對環境的影響。
繼與工研院新創團隊開發實驗性的30瓩混氫燃料電池後,台積電以EUV製程餘氫100%資源化為目標,2025年以製程氫氣實際用量預估,進行150瓩混氫燃料電池開發,並啟動將產生的電力導入廠區使用的評估作業,期打造更環保的綠色生產模式。
為強化南京廠自主檢測能力,台積電在南京廠成立海外廠區第1個廠務環境實驗室,並於2025年3月完成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年度驗證,已具備27種排放指標檢測技術,優於當地環保法規要求的24種。
台積電表示,南京廠並建立129支排氣風管的參數資料庫,完成5支超出內控排量的煙道改善,空汙排放量相較於實驗室建置前降低61%,水汙綜合指標削減率提升19%。
為支持各廠區及子公司所在地的員工踴躍參與志工服務,台積電提供正職員工每年1天志工假,2024年台灣廠區共29個廠處逾1.7萬名志工投入9萬1787小時服務,海外各子公司亦積極推廣志工活動,總計舉辦328場次,2316人次參與,共約6117.5志工時數。
台積電指出,2025年起進一步擴大志工假使用範圍,員工可參與公司或非公司舉辦的志工活動,且為深化海外子公司與在地社會、環境的連結,與各子公司合作建立符合當地法規的志工假申請規範,為公益服務挹注更多活力與量能。
台積電在新出爐的ESG(環境、社會責任、公司治理)電子報中指出,EUV製程需使用氫氣以維持光源的清潔與穩定,每台機台每分鐘的耗氫量超過400公升,使用後的氫氣進入真空泵後,因安全考量會與氮氣混合成約50%濃度的餘氫,通常需添加燃料或空氣燃燒轉化為無害氣體。
台積電表示,為更有效利用餘氫,2021年攜手工研院綠能系統與環境科技所投入技術研究,利用氫氣擴散速率為氮氣3.74倍的原理,將混合後的餘氫透過氫氣泵增壓,使燃料電池中陽極氫氣循環量高於氮氣循環量,讓氫氣濃度達到穩定的平衡狀態,不需純化至99%仍可發電,提高氫氣使用效益,亦避免燃燒處理過程對環境的影響。
繼與工研院新創團隊開發實驗性的30瓩混氫燃料電池後,台積電以EUV製程餘氫100%資源化為目標,2025年以製程氫氣實際用量預估,進行150瓩混氫燃料電池開發,並啟動將產生的電力導入廠區使用的評估作業,期打造更環保的綠色生產模式。
為強化南京廠自主檢測能力,台積電在南京廠成立海外廠區第1個廠務環境實驗室,並於2025年3月完成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年度驗證,已具備27種排放指標檢測技術,優於當地環保法規要求的24種。
台積電表示,南京廠並建立129支排氣風管的參數資料庫,完成5支超出內控排量的煙道改善,空汙排放量相較於實驗室建置前降低61%,水汙綜合指標削減率提升19%。
為支持各廠區及子公司所在地的員工踴躍參與志工服務,台積電提供正職員工每年1天志工假,2024年台灣廠區共29個廠處逾1.7萬名志工投入9萬1787小時服務,海外各子公司亦積極推廣志工活動,總計舉辦328場次,2316人次參與,共約6117.5志工時數。
台積電指出,2025年起進一步擴大志工假使用範圍,員工可參與公司或非公司舉辦的志工活動,且為深化海外子公司與在地社會、環境的連結,與各子公司合作建立符合當地法規的志工假申請規範,為公益服務挹注更多活力與量能。
最新財經新聞
-
-
日月光投控首季獲利年增33% 今年AI測試業務看佳
(57 分鐘前) -
看好療癒商機 新光三越引進任天堂旗艦店開幕
(59 分鐘前) -
三大法人賣超台股99.94億元
(1 小時前) -
三大法人合計調節48億元 台股終場小漲2點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