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7°
( 28° / 26° )
氣象
2025-05-21 | 中央社

元太:提前拉貨效應助陣 第2季營運可望創同期新高

電子紙廠元太科技董事長李政昊今天表示,因美國暫緩實施高額對等關稅的緩衝期,出現提前拉貨效應,今年將迎來有史以來出貨最佳的第2季。

元太科技今天舉行線上法說會,李政昊指出,目前美國課徵關稅的壓力,已明顯不若美國總統川普剛推出對等關稅政策時程度。除第2季有提前拉貨效應之外,甚至第3季也有提前拉貨效應,但第4季狀況目前尚不明朗。

李政昊說,美國實施對等關稅,對元太的直接影響相對不大,但下游電子紙模組廠客戶則明顯往東南亞轉移,逐步由中國轉往越南、泰國、墨西哥,以因應關稅與地緣風險,預期下游客戶中國生產及東南亞生產占比將翻轉為3比7,東南亞比重大增。

另外,元太表示,新台幣升值與中美貿易關稅波動,對毛利率與出貨策略有直接影響,已採取動態調整以降低衝擊。

元太說明,電子閱讀器(E Reader)出貨持續成長,彩色機型尤佳,年增幅可達4至5成。電子標籤(ESL)客戶多為專案客戶,受關稅影響有限。

大尺寸電子紙顯示器部分,元太指出,新H5產線將延遲至6月推出,短期無法貢獻營收。因應生產大尺寸產品的H5產線延遲,將先採用拼接技術做成大尺寸產品的替代方案,但高階品牌仍偏好無拼接整板大尺寸產品。

資本支出與折舊方面,元太規劃,2025年資本支出為新台幣約50億至60億元,持續擴產以支應市場需求。中尺寸數位看板與商機可望成為未來最大營收來源之一,具備高用量、低耗能優勢。價格初期偏高,但會隨需求與量產逐步降低。

毛利率方面,元太表示,由於產品組合變化,模組與材料的毛利率有差異,長期朝向高附加價值方向發展。產線利用主要鎖定H5與未來H6兩條產線,為關鍵成長引擎,目前需突破良率瓶頸,建立穩定量產能力。

元太科技今天公布第1季合併營收為80.6億元,較2024年第1季增加43%,歸屬於母公司淨利22億元,單季稅後每股盈餘(EPS)1.91元。受惠新舊產品順利轉換及新品上市動能,今年第1季毛利、營業利益及淨利皆創歷年第1季新高點。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