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1 | 中央社
科學園區用地需求增2千公頃 國科會:讓廠商根留台灣
經了解廠商潛在需求,國科會今天表示,台灣科學園區用地需再增加2000公頃,並據此提報相關政策評估說明書修正案,以因應國際政經情勢,配合產業發展需求,並在兼顧環境永續發展,讓廠商根留台灣。
國科會今天於環境部提報「新設(含擴建)科學園區政策評估說明書」第2次修正。根據國科會簡報,原政策評估說明書內容為2036年科學園區新增用地需求為1000公頃,這次修正為,2050年科學園區新增用地需求為
3000公頃,引發關注。
國科會晚間透過新聞稿表示,這次修正主要是因應國際政經情勢,配合產業發展需求,讓廠商根留台灣,因此規劃於兼顧環境永續發展之下,提前布局2050年科學園區用地需求。
國科會指出,為將台灣打造為人工智慧(AI)之島,達成均衡台灣政策願景,國科會配合行政院規劃的「大南方新矽谷推動方案」及「桃竹苗大矽谷推動方案」等6大區域產業與生活圈推動方案,進行科學園區布局,盼帶動園區周邊城鄉建設,促進在地生活繁榮。
國科會表示,隨地緣政治風險上升,美中貿易戰及美國關稅新制等政經情勢變更,產業發展與國家安全之間的關聯日益密切,為完備及強化台灣區域經濟韌性,希望在中央與地方協力下,邁向下世代高階製造及研發創新發展,並讓產業根留台灣,鞏固台灣半導體及AI產業在國際間領先地位。
考量區域均衡發展及高科技產業用地需求,國科會說明,截至今年5月,科學園區營運中面積達4472公頃、開發或規劃中已達869公頃,面對全球持續對台灣及國際高科技領導廠商招商競爭,科學園區需穩固提供適宜產業用地與完善相關基礎設施,讓廠商加碼投資台灣並搶得設廠先機。
國科會表示,經了解目前廠商潛在需求,原規劃已不足以因應,亟需協助廠商布局下世代技術發展所需用地,而依據廠商用地需求,評估科學園區需再增加2000公頃面積,其中包括公用或服務設施,比如環保、道路、防汛等必要使用。
國科會表示,將維持原政策方案總量限值,並考量氣候變遷調適,強化再生水、新興能源、零廢棄循環經濟、低污染運輸、淨零碳排及推動地方創生發展理念等因應對策,個案開發將考量產業特性及在地共融,完善環境保護對策,並優先評估適宜的國營事業土地,加以活化利用,對於環境部提供的徵詢意見,也將充分納入未來新設或擴建園區的環境影響評估範疇。
國科會強調,不會帶頭違法,科學園區的新設擴建,目前皆是先經可行性評估、籌設(擴建)計畫等2階段規劃程序,並內部審核通過,再提報行政院跨部會審議,於奉行政院核定後,才續行園區用地計畫及環境影響評估等實質計畫,並將恪遵用地、環保等各該主管機關審議結果,才據以辦理用地取得、公共工程建設等開發程序。
國科會今天於環境部提報「新設(含擴建)科學園區政策評估說明書」第2次修正。根據國科會簡報,原政策評估說明書內容為2036年科學園區新增用地需求為1000公頃,這次修正為,2050年科學園區新增用地需求為
3000公頃,引發關注。
國科會晚間透過新聞稿表示,這次修正主要是因應國際政經情勢,配合產業發展需求,讓廠商根留台灣,因此規劃於兼顧環境永續發展之下,提前布局2050年科學園區用地需求。
國科會指出,為將台灣打造為人工智慧(AI)之島,達成均衡台灣政策願景,國科會配合行政院規劃的「大南方新矽谷推動方案」及「桃竹苗大矽谷推動方案」等6大區域產業與生活圈推動方案,進行科學園區布局,盼帶動園區周邊城鄉建設,促進在地生活繁榮。
國科會表示,隨地緣政治風險上升,美中貿易戰及美國關稅新制等政經情勢變更,產業發展與國家安全之間的關聯日益密切,為完備及強化台灣區域經濟韌性,希望在中央與地方協力下,邁向下世代高階製造及研發創新發展,並讓產業根留台灣,鞏固台灣半導體及AI產業在國際間領先地位。
考量區域均衡發展及高科技產業用地需求,國科會說明,截至今年5月,科學園區營運中面積達4472公頃、開發或規劃中已達869公頃,面對全球持續對台灣及國際高科技領導廠商招商競爭,科學園區需穩固提供適宜產業用地與完善相關基礎設施,讓廠商加碼投資台灣並搶得設廠先機。
國科會表示,經了解目前廠商潛在需求,原規劃已不足以因應,亟需協助廠商布局下世代技術發展所需用地,而依據廠商用地需求,評估科學園區需再增加2000公頃面積,其中包括公用或服務設施,比如環保、道路、防汛等必要使用。
國科會表示,將維持原政策方案總量限值,並考量氣候變遷調適,強化再生水、新興能源、零廢棄循環經濟、低污染運輸、淨零碳排及推動地方創生發展理念等因應對策,個案開發將考量產業特性及在地共融,完善環境保護對策,並優先評估適宜的國營事業土地,加以活化利用,對於環境部提供的徵詢意見,也將充分納入未來新設或擴建園區的環境影響評估範疇。
國科會強調,不會帶頭違法,科學園區的新設擴建,目前皆是先經可行性評估、籌設(擴建)計畫等2階段規劃程序,並內部審核通過,再提報行政院跨部會審議,於奉行政院核定後,才續行園區用地計畫及環境影響評估等實質計畫,並將恪遵用地、環保等各該主管機關審議結果,才據以辦理用地取得、公共工程建設等開發程序。
最新財經新聞
-
-
今彩539第114124期 頭獎2注中獎
(8 小時前) -
關稅衝擊發威 韓國5月前20天對美出口年減14.6%
(8 小時前) -
元太:提前拉貨效應助陣 第2季營運可望創同期新高
(8 小時前) -
黃仁勳席開30桌感謝輝達台灣員工 指定3菜色
(8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