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1°
( 21° / 21° )
氣象
2025-05-28 | 中央社

傳華為扶植中國本土半導體化學供應商 從台日韓挖角

「日經亞洲」(Nikkei Asia)今天披露,中國華為正在扶植一家本土半導體化學公司,俾以和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化學公司競爭,打造自給自足的本土半導體供應鏈。

日經引述消息人士表示,華為的目標是將2022年成立的珠海基石科技公司打造為「端到端」(End to End)的化學材料供應商,俾以和信越化學(Shin-Etsu Chemical)、JSR、默克(Merck)、杜邦(Dupont)及陶氏(Dow)等國際大廠競爭。

知情人士向日經表示,珠海基石科技的目標不是只研發一、兩種化學材料,而是打造一整套幾乎涵蓋所有製造晶片所需關鍵材料的「統包解決方案」(turnkey solutions)。

消息人士透露,過去2至3年來,珠海基石科技已在台灣、日本和韓國等地招募人才,打造本身的生產線和研發本身的配方,以協助中國晶片製造商降低對外國供應商的依賴。

根據報導,珠海基石科技目前正在開發光阻劑、化學機械研磨(CMP)漿料、拋光墊等關鍵半導體製程材料。

高階光阻劑市場長期被信越化學、JSR、東京應化工業(TOK)等日本企業把持。同樣的,在化學機械研磨液和拋光墊市場則是遭福吉米(Fujimi)、陶氏和杜邦等控制多年。

根據中國企業資訊平台「企知道」,珠海基石科技以及與華為有關聯的半導體設備製造商深圳新凱來技術的法定代表人都是余海。余海是基石的執行董事,新凱來則是基石的大股東。

儘管美中科技戰聚焦在半導體製造設備,但在複雜的晶片製造供應鏈中化學品和材料也同等重要。華府不但針對晶片製造設備祭出多項出口管制措施,還向日本和荷蘭等盟友施壓要求採取類似行動。

這也促使美國和日本的部份化學材料供應商對於中國市場的態度趨於保守,進而帶動中國加速研發自主材料的腳步。

一位供應英特爾(Intel)與台積電晶片材料的業界資深人士指出:「中國發展本土化學材料的動機強烈,因為中國已擁有強大的化學產業,只是尚未達到製造半導體所需的高階水準。」

根據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2024年,中國是全球第2大半導體材料市場,僅次於台灣,韓國則居第3。中國市場去年成長5.3%。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