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4°
( 36° / 33° )
氣象
2025-07-02 | 中央社

中國市場陷價格戰 官媒評過度競爭已讓品質下降

中國當前多行業都陷入價格戰,企業苦於利潤薄弱。官媒刊發評論說,健康的低價是透過技術創新達到的效果,但「內捲式競爭」只會帶來品質下降的惡果,已有企業表示,為了低價,蛋糕中的雞蛋含量從30%降到低於10%。

中國官媒經濟日報今天刊發評論,表示近日通過的「反不正當競爭法」10月15日實施後,諸如「(人民幣)3.99元還包郵的『手工鍛打』菜刀」、「1.9元秒殺的T恤」可能就不會再出現了。

文章說,健康市場中的低價,應是商家通過技術創新、規模效應、供應鏈優化等正當手段實現的合理低價。這種低價是可持續的,既能保證商家的合理利潤,又能讓消費者真正受益。

文章解釋,「內捲式競爭(過度且無效益的競爭)」則是當平台企業陷入「流量焦慮」與「增長焦慮」的雙重困境,以價格戰作為爭奪用戶的直接手段,行業被迫減配置、降成本。

文章舉例,休閑食品是福建省漳州市龍海區的特色產業,當地一家食品企業負責人反映,小蛋糕中原來雞蛋含量占30%,為了低價,現在的占比也就不到10%。消費者看似買到了便宜貨,實則付出了更高代價。

文章稱,面對內捲式競爭,「商家壓力山大,消費者明賺實虧,平台更是捲不動了,可又不敢不捲」。

文章說,新修訂的反不正當競爭法就是對這種現象「喊停」,法律明確禁止平台經營者強制或變相強制平台內經營者以低於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並規定了處罰措施,督促平台經濟回歸理性競爭。「新修訂的反不正當競爭法不是要禁止低價,而是要斬斷內捲式競爭對價格信號的扭曲。」

中國社會當前汽車、家電用品都持續出現低價,陷入通縮陰影,顯示需求不足,不利經濟發展。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為-0.1%,是連續4個月負成長,而生產者物價指數(CPI)為-3.3%,已連續32個月為負。

官方將低價歸因於「內捲式競爭」,但另一方面又祭出各種補貼,希望能提振消費,改善經濟。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