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2 | 中央社
地天泰研發TTT技術 引領有機質肥料創新
位於台中工業區的地天泰農業生技股份有限公司由中央研究院士楊秋忠領軍,研發全球首創TTT技術,以標靶酵素結合設備,短短3小時將有機廢棄物轉化富含穩定碳的有機質肥料。
「地天泰」取自易經,象徵天地交融、萬物生長,是吉祥順利之象,代表天、地、人協和順遂、永續共好,反映出身南投縣農家、曾任國立中興大學副校長的78歲楊秋忠深知健全土壤對作物生長重要性,也不難看出想在土壤研究完成的使命。
美國夏威夷大學農藝及土壤學博士、台灣土壤與農業科學重要奠基者楊秋忠接受中央通訊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他一直關注如何改良土壤支持農作物健康生長的能力,即土壤肥力(Soil fertility),這攸關土地資源永續使用與作物品質穩定供應。
化學肥料壞處多 思考環境永續方案
他說,過去農民依賴化學肥料,短期內雖可提升農作物產量,但長期過度使用會造成土壤劣化、水體污染、病蟲害蔓延與糧食品質下降等負面影響,而「有機肥料」是更永續且友善環境替代方案,可恢復地力、改善土壤結構,有助於留住碳與營養,提高作物品質,使土地重新肥沃,改善環境及消費者健康。
楊秋忠表示,透過TTT技術,有機質肥料施入土壤後,不易被快速分解為二氧化碳,而是以穩定型有機碳形式長期封存於土壤中,這項轉化機制使土壤恢復地力,更將大氣中的碳固定於土壤中,達成碳封存(Carbon Sequestration)與碳匯(Carbon Sink)雙重效益。
TTT技術提升廢棄物再利用效率 促進碳封存
相較傳統掩埋、焚化或冗長堆肥製程常釋放大量溫室氣體(如二氧化碳、甲烷)等,對環境造成重大衝擊,楊秋忠說,TTT技術無需高溫燃燒或長時間發酵,就可快速完成轉化,大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大幅提升廢棄物再利用效率,進一步促進碳封存與土壤修復,為農業淨零轉型與環境永續創造新典範。
為達成「2050淨零排放」目標,除聚焦低碳能源與技術發展,「自然碳匯」也被視為關鍵解方。
地天泰總經理楊禮(桓去木)說,土壤是農作基礎及地球最大碳庫之一,潛藏的碳封存潛力愈來愈受重視,據國際土壤科學與氣候變遷研究,土壤碳匯在緩解氣候變遷中扮演關鍵角色,而提升土壤有機質含量正是實現淨零排放目標必要路徑之一。
傳統堆肥製程普遍存在「耗時、占空間、效率低」問題,往往要2到4個月才能發酵完成而轉變為穩定有機肥,成為推廣一大障礙。為解決瓶頸,TTT技術來自微生物中萃取出酵素,精準分解轉化各類有機廢棄物,最快3小時就能製成有機質肥料,顛覆傳統堆肥模式,顯著提升處理效率。
TTT關鍵標靶酵素 對應不同類型廢棄物
楊秋忠說,TTT技術核心在於「標靶酵素」,團隊掌握超過8000株菌種資源,可針對不同廢棄物類型配製專屬酵素,如植物類酵素處理城市綠廢、木屑、菇包與穀殼;廚餘類酵素處理果菜渣、生熟廚餘;污泥類酵素對應酸鹼性污泥;禽畜類酵素處理各類動物糞便;動物類酵素可分解動物殘體、內臟或羽毛等高蛋白廢棄物;其他類處理中藥渣、抗生素菌渣等特殊來源。
楊秋忠表示,標靶酵素技術突破過去一體適用處理限制,實現廢棄物轉化更高效、精準且環境友善的解方。
楊禮(桓去木)說,TTT技術已協助多家大型企業與機關,規劃建置日處理達數百噸的有機廢棄物處理系統,處理對象涵蓋農業剩餘物、食品製程廢棄物與動物排遺等,提供全流程規劃與酵素配方技術支持。
地天泰開發中小型模組產出有機質肥料
除大型處理場,地天泰也開發中小型模組化設備,依場域特性及需求提供適配方案,如針對學校、社區與餐廳等日常產出量中等單位,設計不同容量處理機型;家庭用戶有小型廚餘機與零售酵素包裝可選,所有設備搭配標靶酵素系統,可針對不同類型有機廢棄物精準處置,3小時內即可腐熟完成,產出可再利用的有機質肥料。
楊禮(桓去木)說,地天泰技術模組具高度擴展性與客製彈性,未來將以台灣為起點,持續推動有機廢棄物高值化、在地循環與碳匯應用,打造可複製的全球循環經濟樣板。
「地天泰」取自易經,象徵天地交融、萬物生長,是吉祥順利之象,代表天、地、人協和順遂、永續共好,反映出身南投縣農家、曾任國立中興大學副校長的78歲楊秋忠深知健全土壤對作物生長重要性,也不難看出想在土壤研究完成的使命。
美國夏威夷大學農藝及土壤學博士、台灣土壤與農業科學重要奠基者楊秋忠接受中央通訊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他一直關注如何改良土壤支持農作物健康生長的能力,即土壤肥力(Soil fertility),這攸關土地資源永續使用與作物品質穩定供應。
化學肥料壞處多 思考環境永續方案
他說,過去農民依賴化學肥料,短期內雖可提升農作物產量,但長期過度使用會造成土壤劣化、水體污染、病蟲害蔓延與糧食品質下降等負面影響,而「有機肥料」是更永續且友善環境替代方案,可恢復地力、改善土壤結構,有助於留住碳與營養,提高作物品質,使土地重新肥沃,改善環境及消費者健康。
楊秋忠表示,透過TTT技術,有機質肥料施入土壤後,不易被快速分解為二氧化碳,而是以穩定型有機碳形式長期封存於土壤中,這項轉化機制使土壤恢復地力,更將大氣中的碳固定於土壤中,達成碳封存(Carbon Sequestration)與碳匯(Carbon Sink)雙重效益。
TTT技術提升廢棄物再利用效率 促進碳封存
相較傳統掩埋、焚化或冗長堆肥製程常釋放大量溫室氣體(如二氧化碳、甲烷)等,對環境造成重大衝擊,楊秋忠說,TTT技術無需高溫燃燒或長時間發酵,就可快速完成轉化,大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大幅提升廢棄物再利用效率,進一步促進碳封存與土壤修復,為農業淨零轉型與環境永續創造新典範。
為達成「2050淨零排放」目標,除聚焦低碳能源與技術發展,「自然碳匯」也被視為關鍵解方。
地天泰總經理楊禮(桓去木)說,土壤是農作基礎及地球最大碳庫之一,潛藏的碳封存潛力愈來愈受重視,據國際土壤科學與氣候變遷研究,土壤碳匯在緩解氣候變遷中扮演關鍵角色,而提升土壤有機質含量正是實現淨零排放目標必要路徑之一。
傳統堆肥製程普遍存在「耗時、占空間、效率低」問題,往往要2到4個月才能發酵完成而轉變為穩定有機肥,成為推廣一大障礙。為解決瓶頸,TTT技術來自微生物中萃取出酵素,精準分解轉化各類有機廢棄物,最快3小時就能製成有機質肥料,顛覆傳統堆肥模式,顯著提升處理效率。
TTT關鍵標靶酵素 對應不同類型廢棄物
楊秋忠說,TTT技術核心在於「標靶酵素」,團隊掌握超過8000株菌種資源,可針對不同廢棄物類型配製專屬酵素,如植物類酵素處理城市綠廢、木屑、菇包與穀殼;廚餘類酵素處理果菜渣、生熟廚餘;污泥類酵素對應酸鹼性污泥;禽畜類酵素處理各類動物糞便;動物類酵素可分解動物殘體、內臟或羽毛等高蛋白廢棄物;其他類處理中藥渣、抗生素菌渣等特殊來源。
楊秋忠表示,標靶酵素技術突破過去一體適用處理限制,實現廢棄物轉化更高效、精準且環境友善的解方。
楊禮(桓去木)說,TTT技術已協助多家大型企業與機關,規劃建置日處理達數百噸的有機廢棄物處理系統,處理對象涵蓋農業剩餘物、食品製程廢棄物與動物排遺等,提供全流程規劃與酵素配方技術支持。
地天泰開發中小型模組產出有機質肥料
除大型處理場,地天泰也開發中小型模組化設備,依場域特性及需求提供適配方案,如針對學校、社區與餐廳等日常產出量中等單位,設計不同容量處理機型;家庭用戶有小型廚餘機與零售酵素包裝可選,所有設備搭配標靶酵素系統,可針對不同類型有機廢棄物精準處置,3小時內即可腐熟完成,產出可再利用的有機質肥料。
楊禮(桓去木)說,地天泰技術模組具高度擴展性與客製彈性,未來將以台灣為起點,持續推動有機廢棄物高值化、在地循環與碳匯應用,打造可複製的全球循環經濟樣板。
最新財經新聞
-
-
王座攜手日本三和集團 代理新品牌再添動能
(42 分鐘前) -
以天文數字舉債投資美國? 中油澄清:不實言論
(42 分鐘前) -
中國批准鴻海與軟銀在美合資設立公司
(43 分鐘前) -
川普大課鋼鋁關稅!「鋼鐵人」集體發威 大成鋼走強放量近10萬張
(44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