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3°
( 35° / 31° )
氣象
2025-07-25 | 中央社

TASA青年選訓4人出線 前進亞太太空組織論壇年會

國家太空中心(TASA)今天表示,第4屆台灣太空事務青年人才選訓計畫共有4名學員脫穎而出,將與TASA一同參加11月在菲律賓宿霧舉辦的第31屆亞太區域太空組織論壇(APRSAF)年會,代表台灣至國際舞台進行交流。

TASA參考聯合國太空世代諮詢委員會(SGAC)做法,2022年起開辦太空事務青年選訓計畫,甄選18至35歲對太空事務有興趣的青年進行培訓,學員們於課程後提出希望於APRSAF發表、倡議的「太空事務行動方案」,優選者可進一步參與APRSAF,在國際太空事務會議上與各國交流互動。

第4屆台灣太空事務青年人才選訓計畫24日舉行結業典禮,評審委員在聽取學員的太空事務提案後,陳宏易、苗軒維、吳虹儒、李卓倫等4名學員以出色的發表內容脫穎而出。

TASA今天表示,今年學員從自身的專業與關懷出發,提案主題多元,涵蓋太空教育推廣、太空永續、太空材料科學、國際合作、太空法制、太空產業策略等。

其中,國立陽明交大電機系學生陳宏易以「Venture to Orbit計畫:通過創投與嵌入式太空教育增進亞洲太空生態系」為題,提案針對經濟、商業專長者開設課程,匯聚為台灣與亞太地區太空生態系,引導資金投入。

國立清華大學電子所學生苗軒維以「太赫茲整合感測與通訊技術應用於數位孿生地球之衛星星座系統」為題,探討下世代太赫茲系統應用於整合感測、通訊衛星技術,及系統的永續性,透過工程專業解決實際太空問題,並結合社會科學專業預防未來問題。

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系學生吳虹儒以永續發展及企業責任為出發點,提出「推動亞太太空環境治理合作–建立太空碎片監測與責任治理架構」行動方案,主張建立更完善的亞太區域太空環境治理機制,包含發展國際發射前環境影響評估標準,並建立太空領域感知資料共享機制,透過區域合作監測太空碎片、落實永續價值。

國立清華大學高熵材料研究中心學生李卓倫從材料科學與積層製造切入,提出台灣推動火箭自主與太空技術發展的路徑。透過高熵合金與金屬3D列印突破材料瓶頸,打造關鍵元件。

TASA指出,評審認為這4名學員將自身專業與現今太空發展趨勢結合,並提出深具潛力的具體方案,若能在APRSAF發表,將提高台灣在國際上的能見度,並深化在亞太區域太空領域扮演的角色。TASA後續將持續協助學員發展提案內容,安排學員於APRSAF與亞太地區太空專業人才交流。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