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1 | 中央社
觀望關稅結果 7月PMI連2月緊縮
中經院今天發布7月經季節調整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續跌1.6個百分點至48%,連續2個月緊縮。中經院院長連賢明表示,美國關稅措施帶來不確定性,廠商普遍觀望,導致指數下滑。
7月季調後PMI連續2個月緊縮,未來6個月展望指數也續跌1.5個百分點至38.3%,連續第4個月緊縮。
此外,製造業新增訂單與生產指數雙雙呈現緊縮加快,分別續跌1.7個與1.9個百分點,降至45.4%與45.1%,其中,新增訂單指數寫下2023年6月以來最快緊縮速度。
中經院指出,台灣對等關稅稅率遲未開獎,少量客戶移轉訂單至已經確認關稅的東南亞國家,再加上關稅與匯率不確定性,均影響新增訂單及生產;而供應鏈為了降低存貨風險,多採取降低安全庫存策略,也導致整體供應鏈表現遲滯,製造業存貨指數轉為緊縮。
中經院副研究員陳馨蕙直言,近幾個月關稅的預期心理對市場擾動很大,業者不只考量有沒有訂單,還要思考運費、交期等因素,有些人不見得沒有單,但是不敢出貨,關鍵就是前景能見度低,缺乏透明度。
中經院今天同步公布7月未季調的台灣非製造業NMI,呈現連續5個月擴張,但指數回跌1.5個百分點至52.8%。
非製造業未來6個月展望指數為40.6%,連續第5個月緊縮,是2023年6月以來未來展望指數最長的連續緊縮期。中經院分析,關稅未定與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加上部分內需產業保守看待下半年終端消費力道,影響廠商展望。
7月季調後PMI連續2個月緊縮,未來6個月展望指數也續跌1.5個百分點至38.3%,連續第4個月緊縮。
此外,製造業新增訂單與生產指數雙雙呈現緊縮加快,分別續跌1.7個與1.9個百分點,降至45.4%與45.1%,其中,新增訂單指數寫下2023年6月以來最快緊縮速度。
中經院指出,台灣對等關稅稅率遲未開獎,少量客戶移轉訂單至已經確認關稅的東南亞國家,再加上關稅與匯率不確定性,均影響新增訂單及生產;而供應鏈為了降低存貨風險,多採取降低安全庫存策略,也導致整體供應鏈表現遲滯,製造業存貨指數轉為緊縮。
中經院副研究員陳馨蕙直言,近幾個月關稅的預期心理對市場擾動很大,業者不只考量有沒有訂單,還要思考運費、交期等因素,有些人不見得沒有單,但是不敢出貨,關鍵就是前景能見度低,缺乏透明度。
中經院今天同步公布7月未季調的台灣非製造業NMI,呈現連續5個月擴張,但指數回跌1.5個百分點至52.8%。
非製造業未來6個月展望指數為40.6%,連續第5個月緊縮,是2023年6月以來未來展望指數最長的連續緊縮期。中經院分析,關稅未定與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加上部分內需產業保守看待下半年終端消費力道,影響廠商展望。
最新財經新聞
-
-
核三重啟公投 翁曉玲:核電與再生能源共存電力系統
(4 小時前) -
科博館《毛英雄與好夥伴》特展開幕 搜救犬英勇事蹟亮相!
(4 小時前) -
集集鎮公所新住民嘉年華「新心相in移定幸福」登場
(4 小時前) -
今彩539第114193期開獎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