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5 | 中央社
明年人均GDP 主計總處估首度突破4萬美元
主計總處今天發布經濟預測,估2025年、2026年經濟成長率分別為4.45%、2.81%,在經濟規模成長、新台幣升值兩大因素助攻下,明年人均GDP將首度突破4萬美元,達4萬1019美元。
根據主計總處數據,台灣人均GDP於2021年突破3萬美元,而後持續成長,預估到了2026年,就可突破4萬美元。
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處長蔡鈺泰說明,明年人均GDP突破4萬美元有兩大因素,一是GDP規模持續成長,二是新台幣升值的匯率因素。
雖然美國總統川普掀起關稅戰,對全球及台灣經濟帶來許多不確定性,蔡鈺泰指出,人工智慧(AI)需求非常強勁,激勵出口表現,是支撐經濟表現的重要因素。
隨著經濟成長,國內生產毛額(GDP)規模擴大,加上新台幣升值,人均GDP得以突破4萬美元大關。
不過主計總處提醒,5大不確定性將牽動台灣經濟表現,一是美國關稅措施對經貿、通膨及供應鏈的影響,二是AI、高速運算等科技發展與應用進程,及相應基礎設施需求變化,三是台灣財政及相關政策對減輕關稅衝擊的效果,四是地緣政治情勢對全球經濟及物價的外溢影響,五是主要國家貨幣政策動向對金融市場與實體經濟影響,必須持續關注。
根據主計總處數據,台灣人均GDP於2021年突破3萬美元,而後持續成長,預估到了2026年,就可突破4萬美元。
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處長蔡鈺泰說明,明年人均GDP突破4萬美元有兩大因素,一是GDP規模持續成長,二是新台幣升值的匯率因素。
雖然美國總統川普掀起關稅戰,對全球及台灣經濟帶來許多不確定性,蔡鈺泰指出,人工智慧(AI)需求非常強勁,激勵出口表現,是支撐經濟表現的重要因素。
隨著經濟成長,國內生產毛額(GDP)規模擴大,加上新台幣升值,人均GDP得以突破4萬美元大關。
不過主計總處提醒,5大不確定性將牽動台灣經濟表現,一是美國關稅措施對經貿、通膨及供應鏈的影響,二是AI、高速運算等科技發展與應用進程,及相應基礎設施需求變化,三是台灣財政及相關政策對減輕關稅衝擊的效果,四是地緣政治情勢對全球經濟及物價的外溢影響,五是主要國家貨幣政策動向對金融市場與實體經濟影響,必須持續關注。
最新財經新聞
-
-
台中市當代藝術家邀請展刷新規模 展現在地深厚創作力
(3 小時前) -
台中傑出運動選手楊森 成都世運會破世界紀錄勇奪金牌
(3 小時前) -
毒品藥癮者「這原因」再犯降2成 辜仲諒:反毒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
(3 小時前) -
英媒:房市及外貿壓力拖累 中國經濟動能減弱引憂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