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8°
( 29° / 27° )
氣象
2025-09-12 | 中央社

亮度高續航長 立博光電攻AR運動眼鏡藍海

隨著科技演進,智慧穿戴裝置的市場持續升溫。台灣新創立博光電鎖定跑步、單車與游泳等戶外活動,打造專用智慧眼鏡,解決「亮度不足、續航力不佳、外型笨重」3大痛點,要讓專業運動員與戶外愛好者,能更安全、即時地掌握關鍵數據。

立博光電有限公司創辦人暨執行長林淵博出身工業技術研究院,也是鐵人三項運動的愛好者。多年競賽經驗讓他看見既有穿戴裝置的侷限,例如,烈日下智慧型手錶與自行車錶的顯示器亮度不足、長時間比賽電量吃緊、得不斷低頭看數據,稍有分神就可能發生意外。

「參加競技運動時,為了保護眼睛,眼鏡本來就是標配。如果能同步顯示關鍵資訊,既帥又實用,一定有許多人期待。」林淵博就是以自身運動需求為起點創業的,要讓重要數據安全、即時地呈現在眼前。

輕薄省電高亮AR眼鏡 視網膜成像避免暈眩

2021年,林淵博先行組建研發團隊,2025年4月正式成立公司。他在工研院累積多年Micro LED與光學技術經驗,以及奈米光學設計,藉由跨領域系統整合能力,讓產品從實驗室走向應用。

林淵博盤點市面上已推出的AR眼鏡,多半是透過「側投影」(side projection)的方式,在鏡面上成像。這種方式的問題在於對焦距離短,使用者看遠看近容易導致暈眩,且成像效率低,無法在戶外烈日下使用。

立博改走直接投影(direct projection)路線,其核心技術是「奈米級超穎光機引擎」(Metalens Optical Engine, MOE),這項光機引擎結合兩大尖端技術。

首先是「超穎光學鏡片」(Metalens),利用奈米結構精準操控光線,使影像直接成像於視網膜,避免傳統側投影造成的對焦問題與暈眩感。這讓使用者能清晰閱讀資訊,同時保持外部環境的視野。此外,使用「超穎光學鏡片」大幅縮小模組體積與重量,增加眼鏡外型設計的自由度。

另一項技術是Micro LED顯示技術,能夠節省用電並且提高亮度。根據立博光電的數據,其技術可以讓眼鏡的續航力超過10小時,並提升亮度至4,000尼特(nit)以上。

MOE結合的2項關鍵技術,兼具輕薄、低功耗與高亮度,裝置因此更為輕巧,且在烈日下仍清晰可讀,解決專業運動員與戶外運動愛好者對亮度與電池續航力的需求。

入選經濟部TREE計畫 市場訪談修正開發思路

立博光電的技術實力獲得了肯定,不僅原型機與技術構想獲得了InnoVEX 2023新創競賽的未來之星獎,更在2025年獲選加入經濟部技術司「國際鏈結與商業概念驗證專案」(TREE Landing Program),成為赴美受訓的10家新創之一。

團隊在史丹佛大學接受3個月密集培訓,從市場訪談、產品定位到募資策略,全面檢視自家產品的開發計畫。林淵博表示,這段歷程帶來重要轉折,原本認為續航力與亮度是最大賣點,但深入訪談後才發現,游泳族群更在意流線外型。如果太過笨重產生阻力,影響運動表現,就算數據再精準也無法吸引使用者。

這一課讓團隊意識到,不能只憑技術直覺,必須回到真實情境理解客戶需求。林淵博認為,這正是新創常見的盲點,即便身為運動愛好者,也可能忽略不同族群的需求。

除了課程收穫,立博光電也參加「選擇美國投資高峰會」(SelectUSA),與各州的招商團隊及加速器交流,接觸更多潛在的合作機會。

成像技術走進市場 智慧眼鏡應用寬廣

採訪尾聲,林淵博分享參加TREE培訓時在美國感受到的創業熱情,看見許多人想要解決生活中發現的問題,因而投入創業。再回望自己在進入工研院之前曾任職超過10年的產業技術司,感慨有太多領先技術,因缺乏產品化與市場導向而停在紙上專利的例子。他認為,創業不同於研發,關鍵在於要讓技術解決實際的需求,並且抱持著熱情,為人們創造出實用的產品。

林淵博補充,AR運動眼鏡只是起點,有許多人看見這項技術的延伸應用,從讀稿顯示、工地作業指引,到駕駛導航等,還有許多功能等待開發。在完善AR運動眼鏡的過程中,團隊將持續以「需求導向」推進產品路線,讓科技更貼近使用者。林淵博相信,產品的可能性仍將持續擴展。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