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4 | 中央社
不敵關稅8月機械業翻黑 全年製造業生產指數有望創高
經濟部今天公布8月工業生產、製造業生產指數,皆創歷年同期新高,且連18紅,但傳產持續籠罩在關稅陰霾,其中,機械設備業翻黑、年減1.24%,終結連續10個月正成長。不過,AI應用撐盤之下,統計處預估,全年製造業生產指數仍有望創新高。
經濟部今天公布8月工業生產指數為117.36,年增14.41%,其中8月製造業生產指數118.22,年增15.48%,指數皆創歷年同期新高,為連續18個月正成長。
經濟部統計處副處長陳玉芳指出,8月製造業生產指數表現優於預期,主因人工智慧和高效能運算需求強勁,加上消費性電子新品備貨需求拉升,激勵資訊電子產業上游生產穩健提升,但傳統產業受市場需求疲軟,客戶下單保守而續呈減產,抵銷部分增幅。
根據統計,資訊電子產業方面,電子零組件業年增31.52%,其中積體電路業年增35.86%,兩者皆創歷年單月新高,也是連續20個月正成長;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年增3.80%,寫歷年同月新高,且為連26紅。
傳統產業則持續低迷,汽車及其零件業年減11.95%、化學材料及肥料業年減1.71%、基本金屬業年減0.69%,皆已連續數月負成長。
值得注意的是,先前搭上AI商機的機械設備業,因去年同月廠商配合交貨期程墊高比較基期,8月生產翻黑,結束連續10個月正成長,年減1.24%。
針對傳產低迷情況,陳玉芳分析,除部分產業受到關稅影響,包括機械、工具機、水五金等,部分產業如基本金屬、化學等,也因全球產能過剩,生產相對疲弱,同時,全球經濟景氣仍有不確定因素,客戶下單保守也會影響生產動能。
統計處預估,9月製造業生產指數114.58至118.58,年增15.0%到19.0%;第3季製造業生產指數115.88到117.21,年增16.8%到18.2%。
展望後續,陳玉芳表示,今年1到8月製造業生產指數108.86為同期新高,未來4個月只要每月能達82.28,全年即可創高;若要成長10%,未來4個月每月指數需達98.98,目前評估有機會達成,主要動能在AI、高效能運算,但她也強調,部分製造業仍有烏雲籠罩。
統計處調查顯示,製造業者認為9月生產量將較8月增加的廠商家數占7.5%,持平者占71.2%,減少者占21.3%,以家數計算的製造業生產動向指數為43.1,按產值計算的動向指數為48.0,預期9月生產指數將較8月減少。
經濟部今天公布8月工業生產指數為117.36,年增14.41%,其中8月製造業生產指數118.22,年增15.48%,指數皆創歷年同期新高,為連續18個月正成長。
經濟部統計處副處長陳玉芳指出,8月製造業生產指數表現優於預期,主因人工智慧和高效能運算需求強勁,加上消費性電子新品備貨需求拉升,激勵資訊電子產業上游生產穩健提升,但傳統產業受市場需求疲軟,客戶下單保守而續呈減產,抵銷部分增幅。
根據統計,資訊電子產業方面,電子零組件業年增31.52%,其中積體電路業年增35.86%,兩者皆創歷年單月新高,也是連續20個月正成長;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年增3.80%,寫歷年同月新高,且為連26紅。
傳統產業則持續低迷,汽車及其零件業年減11.95%、化學材料及肥料業年減1.71%、基本金屬業年減0.69%,皆已連續數月負成長。
值得注意的是,先前搭上AI商機的機械設備業,因去年同月廠商配合交貨期程墊高比較基期,8月生產翻黑,結束連續10個月正成長,年減1.24%。
針對傳產低迷情況,陳玉芳分析,除部分產業受到關稅影響,包括機械、工具機、水五金等,部分產業如基本金屬、化學等,也因全球產能過剩,生產相對疲弱,同時,全球經濟景氣仍有不確定因素,客戶下單保守也會影響生產動能。
統計處預估,9月製造業生產指數114.58至118.58,年增15.0%到19.0%;第3季製造業生產指數115.88到117.21,年增16.8%到18.2%。
展望後續,陳玉芳表示,今年1到8月製造業生產指數108.86為同期新高,未來4個月只要每月能達82.28,全年即可創高;若要成長10%,未來4個月每月指數需達98.98,目前評估有機會達成,主要動能在AI、高效能運算,但她也強調,部分製造業仍有烏雲籠罩。
統計處調查顯示,製造業者認為9月生產量將較8月增加的廠商家數占7.5%,持平者占71.2%,減少者占21.3%,以家數計算的製造業生產動向指數為43.1,按產值計算的動向指數為48.0,預期9月生產指數將較8月減少。
最新財經新聞
-
-
超商拚超市化布局 生鮮店型掀採買新戰線
(1 小時前) -
2025台灣設計展10日開展 「田尾行」走入無圍牆的巨大植物基地
(2 小時前) -
元大人壽推投資型保單 4大特色一次看
(2 小時前) -
戀愛的滋味! 芒果冰風味沙瓦回歸 聚會派對必喝大人氣調飲「Horoyoi微醉楊枝甘露」再掀搶購熱潮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