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9°
( 29° / 28° )
氣象
2025-09-26 | 中央社

德國廠內展蔚為風潮 台工具機業者拚服務積極跟進

隨著國際商展展位與運輸成本攀升,越來越多機械業者選擇在展會期間,舉辦直接把客戶帶進工廠的「廠內展」。這種新行銷模式能完整展現產品效能與特點,加值客戶服務體驗,在德國蔚為風潮,台灣業者也積極跟進。

在德國索爾陶(Soltau)的工廠,五軸加工機正切削出一只金屬啤酒杯,呼應正在舉辦的慕尼黑啤酒節。這是台灣工具機業者永進機械在歐洲工具機展(EMO Hannover)期間舉辦的「廠內展」,透過實機操作與應用示範,讓客戶親眼看見運轉中的機器。

工廠內展示超過10台機器,涵蓋三軸、五軸、車削與自動化系統。永進機械總經理陳紳騰指出,這是他們第一次嘗試「廠內展」;德國當地代理商熟悉歐洲市場需求,負責規劃展出內容,永進則提供技術支持,讓「廠內展」不僅只是產品展示,更像是一場「客戶體驗」活動。

把永進的機器代理進德國的虎特曼工具機(Huttmann Werkzeugmaschinen)執行長吉爾登施特恩(Sascha Gildenstern)表示,德國展位費用與能源成本日益高漲,越來越多工廠不參展,而是選擇在展會期間,直接打開工廠大門招待客戶。

吉爾登施特恩說,展場對產品展示的局限性較高,往往只能靜態展示產品,或在有限空間呈現一場秀;在廠內展中,客戶可以在工廠中直接看到加工流程等最真實的工具機應用場景,服務客戶的效率與效益比參加傳統展會高出許多。

長年走訪國際商展的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董事長黃志芳,也在歐洲工具機展期間前往「廠內展」參觀。

他指出,過去台灣業者強調的高性價比已難以應付國際競爭,必須轉往「價值導向」服務,從研發設計、產線規劃到售後維修,提供客戶完整解決方案,才能在國際市場保持競爭優勢。

黃志芳坦言,台灣工具機業產業正面臨「前有強敵、後有追兵」的挑戰。德國、日本、義大利等老牌業者持續投入研發,鞏固技術優勢;中國則在政府補貼下快速崛起,以低價搶市,甚至轉進東南亞,讓業者面臨不小壓力。

在貿易壁壘與全球競爭加劇下,貼近在地客戶、以服務增值為導向的廠內展,逐漸成為工具機業者探索的新模式。台灣廠商能否藉此建立差異化服務優勢,是未來在國際市場保持競爭力的一大關鍵。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