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2°
( 35° / 27° )
氣象
2025-09-27 | 中央社

張安平:進口水泥出現移轉效應 籲政府正視不公平競爭

台泥董事長張安平指出,財政部今年7月底對越南卜特蘭水泥課反傾銷稅,不過觀察8月起印尼進口量卻大幅成長逾5成,出現「移轉效應」,台灣是全球少數進口水泥零關稅的國家,只對單一國家採取反傾銷稅措施,難以解決根本問題,呼籲政府正視進口零關稅、免碳費的不公平競爭。

張安平今天在花蓮出席台泥再生資源利用中心開幕儀式。會後他表示,水泥公會與政府歷經1年半溝通,才爭取到政府對越南卜特蘭水泥課徵反傾銷稅,但對單一國家採取措施難以徹底解決問題。

他指出,根據財政部關務署統計,今年前8個月台灣進口水泥及熟料量與去年同期相比,越南下降10%,印尼卻成長54%,這顯示今年7月底政府對越南進口水泥課徵反傾銷稅後,已產生進口來源轉移。據中國水泥網報導,印尼水泥市場涵蓋大陸海螺水泥投資的900萬噸,以及紅獅水泥700萬噸的產能。

張安平進一步指出,台灣是全球少數進口水泥零關稅的國家,本土業者必須繳納碳費,但進口水泥卻沒碳費負擔,「進口的碳都算在台灣,我們出口產品卻要照繳碳費,是嚴重不公平。」

他說,依照公共工程施工綱要規範,公共工程使用的水泥必須符合「同一工程應使用相同產地水泥」要求,以確保品質一致與工程安全;而台泥的和平廠與蘇澳廠水泥皆可追溯來源、符合規範,相較進口水泥來源混雜,缺乏追溯機制,卻仍大量流入市場。

張安平說,進口水泥幾乎是以噸裝形式供應混凝土廠,卸料操作過程易產生粉,對周邊環境造成污染,政府若未加強檢驗與管理,恐使進口水泥在品質控管與環境保護上形成漏洞,導致本土業者承擔不公平競爭。

台泥呼籲,政府應要求進口水泥熟料揭露碳排,並研議收取碳代金,或制定台版CBAM(碳邊境調整機制),本土產業努力才不至於白費。

此外,談到高雄三元能源火災後續發展與第4季展望時,張安平僅說,三元能源相關狀況,須等火調完成後,才能拿到賠償金,其餘的不願多談。不過他強調,台灣、中國大陸和歐洲營運都很穩定,但三元能源火災仍大大影響台泥獲利。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延伸閱讀